北京东城话剧展演「大戏看北京在哪里看」

互联网 2023-02-17 08:44:5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北京东城话剧展演「大戏看北京在哪里看」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在北京每当说到戏剧,必然提到东城,东城区是见证新中国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沿地。新中国第一座以表演话剧为主的剧场——首都剧场,新中国儿童剧的领头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改革开放后第一条剧场院线——保利剧院,新时期以来集中体现国际范儿的中央歌剧院……对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事业至关重要的机构均坐落在东城。可以说,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上几乎所有经典戏剧剧目都曾在东城这片沃土上演,许多能体现先锋性、实验性、创新性的小剧场戏剧不仅首演于东城,也以东城为汇聚地。

2022年是小剧场戏剧诞生4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复兴迈上新百年征程的第一年。心潮澎湃、梦想依旧,“戏剧之城”正开启第二个百年艺术新征程,助力中国戏剧植根东城沃土,传递中国声音,走向更广阔舞台。

完善产业链条

构建戏剧生态

日前,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一场特殊的朗读会带着温馨与感动举行。冯俐、李宝群、易立明、唐烨、史航、李小萌、田晓威等编剧、导演、演员、非职戏剧、新生代群体代表,各自朗读由自己创作或参演的戏剧作品片段,以此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这是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最为特殊的一次开幕式,它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1982年9月19日,首都剧场前楼宴会厅内上演的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点亮仪式

40年过去了,作为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肇始之地,东城区已形成完整的戏剧产业链条和优质的戏剧生态,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戏剧中心。一张立体而饱满的东城戏剧版图呈现在人们眼前:东城区共有40个剧场,占全市艺术类剧场总数量近三分之一,既有首都剧场、保利剧院等国内一流的大剧场,也有国话先锋剧场、蜂巢剧场等特色鲜明的小剧场。现有演出团体79家,演出经纪机构293家,既有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演艺集团等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戏剧院校、院团、演艺机构,也有央华、九维文化等极具知名度和活跃度的民营院团。在东城上演的各类演出平均每年5000余场,演出票房3亿元左右,其中戏剧演出场次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左右,占全国戏剧类演出市场近一成份额。

在“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旨在整合剧场资源、拉动文化消费的“戏剧大道”概念,将剧场群落中的点位变身为“居民常去,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成为东城区整体规划布局戏剧消费场景的新尝试。

扶持原创精品

培养创作人才

东城区的戏剧沃土,为中国文艺界孕育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传得开、立得住、叫得响的精品剧目。而伴随这些作品从东城起航的则是一批堪称无价之宝的顶尖戏剧人才。在“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开幕式上,台上台下几代编剧、导演、演员齐聚一堂,新老接力,代代相传……他们在各自时代、领域中熠熠生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伴随着戏剧创作、戏剧产业在东城区显现出聚集发展态势,从人才到原创,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未缺席。

早在2007年,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之际,东城区明确提出建设“戏剧东城”的理念,十余年来,曾主办全国话剧展演季、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联合主办中国儿童戏剧节,支持北京青年戏剧节等“大戏东望”品牌活动或重要戏剧活动,培养多层次观众。此外,东城还注重对观众的培养,通过“戏剧开讲”项目向大众输出戏剧知识;通过“戏剧培训”项目组织专业院团和区内单位结成21对“一帮一”帮学对子,开展戏剧创排;通过“戏剧体验”项目普及戏剧培养观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儿童戏剧节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开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开展戏剧创排和普及系列活动

以2016年至2021年为例,东城区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入名人工作坊等方式,统筹创作资源、吸纳创作人才,鼓励开展剧目创作,已扶持了话剧《威廉与我》《炒肝》《生逢灿烂》《黎明1949》等55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原创剧目。其中,有的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有的入选“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值得一提的是,讲述东城人文风貌的原创剧目尤其受到好评,根据居住在东城区的“2015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支教事迹创作的作品《十年》,荣获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年度小剧场剧目。今年,东城区原创剧目征集活动评选出5部作品,由东城文化艺术基金支持,题材均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新北京新气象、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

布局文化平台

夯实发展基础

从“戏剧东城”到“大戏东望”再到“戏剧之城”……十多年来,东城区对戏剧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年年都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年年拿出资金实打实给予支持,这不仅给了许多戏剧人以温暖和希望,同时也为制度化、普惠化扶持戏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密切关注东城戏剧发展的北京市领导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蔡奇书记对东城区戏剧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要沿着“原创作、小剧场、社会化、重扶持、有特色”的路子走下去。2021年,蔡奇书记在调研东城区文艺设施建设时,提出要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紧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推动文艺展演与教育、旅游等业态有机融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完善文化惠民政策,推动更多优秀剧目走向舞台、走近观众,打造“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

2020年9月,东城区发布《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2022年3月,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发布了《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布将通过布局“创作、演出、交流、展示、消费”五大文化平台,夯实“组织、人才、空间、市场”四大发展基础,落实“智库建设、资金投入、评估监测”三大保障措施,形成“5 4 3”促进体系,全面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工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其中,布局五大文化平台,包括扶持精品剧目、孵化原创剧目、搭建全国创作者委约制的创作平台;常态化演出、东城首演、驻场演出、沉浸式演出新场景的演出平台;演艺资源交流、城市之间巡演、业界培训交流、戏剧高峰对话的交流平台;户外体验、发布戏剧发展指数、国家话剧艺术馆、主流媒体扩展、新媒体短视频效应的展示平台;多元戏剧消费服务、数字演艺区、夜间消费新业态的消费平台。

夯实四大发展基础,包括政府、专家、行业协会的组织基础;剧场配置、剧场群升级、戏剧工场、戏剧排练厅、全域戏剧大舞台的空间基础;戏剧产业园、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的人才基础;以戏剧 社区、戏剧 旅游、戏剧 教育为载体,培养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未来观众为对象的市场基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

落实智库建设、资金投入、评估监测三大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工作。以此研讨戏剧与城市融合发展路径,形成“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的社会影响,将戏剧艺术融合到城市发展中,打造戏剧城市意象。

东城区文旅局局长向旭东介绍,为将“戏剧之城”建设发展尽快落到实处,配套的《东城文化艺术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也已同步发布。该基金项目的扶持主要包括艺术创作生产、文化交流与传播、艺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其中,艺术创作生产方面将对参与东城区举办的大型文艺展演的外邀剧目及参加国内外重要展演的东城原创剧目,对体现时代精神、社会效益和市场口碑兼具、获得重大艺术奖项的优秀舞台文艺作品,进行重点扶持;文化交流传播方面将对具有国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文化交流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将对文艺领军人才进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项目,对青年艺术人才开展艺术探索与创新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创新业态模式

打造文化地标

今天,剧场已不仅仅是演出的场所,也是新空间、新业态、新生活的代名词。凝聚在这里的已不仅仅是戏剧,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艺术生态。东城区40个剧场以戏剧消费为核心,通过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展开“文商旅”深度融合,塑造高品质戏剧休闲生活方式,培育戏剧发展土壤,激发戏剧市场的活力。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022年6月30日晚,沉寂了十多年的东单“大华”蝶变为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重新开放。崭新的空间仿佛一个空间魔盒,每个转角都被充分利用,每个转角都被精心设计。如今,这里集演出场所、文艺团体、演出经纪机构三位一体,同时拥有歌剧厅、戏剧场、环形剧场、实验剧场、天空剧场、音乐厅,以及十余个排练厅和多个公共艺术空间。艺术家的画作展示、小型室内乐演奏、戏剧演出、脱口秀、阅览空间……越来越多的可能即将展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

而将于年底前在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地下一层开放的开心麻花戏剧新空间,也将融合戏剧、文化、消费、社交等多种形式,满足驻演音乐剧、沉浸戏剧、即兴戏剧、脱口秀、角色扮演、创意零售等多种业态所需。距离王府井商圈约1.5公里,大麦品牌推出的首个演艺空间——“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也将于国庆节点燃隆福寺街区的“戏剧之火”。在这里,观众可以直接参与浸入式互动戏剧。以戏剧为纽带,这里还将推出大师课、工作坊等一系列城市文化活动,打造潮流文化聚集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有着400余年历史的颜料会馆

在东城南部区域,同样有越来多的新颖艺术空间出现。结合区域独有的会馆、胡同、古建、街区等地标建筑,东城正打造胡同剧、古宅戏等东城特色的演艺生态。2021年10月以来,东城区聚焦“会馆有戏”,实现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整体亮相,推出“魅力新国风”系列演出37场,歌曲、曲艺、民乐、魔术、杂技、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一场场小而精、小而美的“会馆有戏”精彩演出深受好评。位于西打磨厂街的临汾会馆距今逾400年,由山西临汾五行商人共建,山西民居特色十足。如今,这里已经变身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成为展现北京会馆文化的窗口。在颜料会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轮番上演,让古老的会馆再现勃勃生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颜料会馆里的戏剧演出

据东城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铁峰介绍,下一步,东城区将与北京演艺集团联动,根据颜料会馆的特点制作推出专属剧目。除了演出,汉服礼仪、京味儿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也将纷纷上场,今后,这里将打造成前门地区彰显京味儿文化与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新地标。

在包含小剧场戏剧力量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东城区作为中国戏剧高地,也必将以“崇文争先”为指引,不断扩大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吸引大批演出团体和创作人才云集此地。以雄厚的剧场空间和戏剧人才基础、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区域戏剧资源的集聚效应、构建戏剧演艺全产业生态链为大目标,争取到2025年,让“戏剧之城”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