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美术「家乡的热爱」

互联网 2023-02-16 22:19: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我爱家乡美术「家乡的热爱」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乡村实践”,不光是通过艺术内容的下乡服务、艺术方式的改造美化让乡村短期内面貌一新,更重要的是以艺术的力量来浸润人心,去积极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乡村美育”是这几年我国“乡村实践”的亮点,而各地的美术院校与艺术家群体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孩子们在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培养阳光的心态,热爱家乡,能够自信而充满活力地面对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与抖音合作在云南剑川举办“美在剑川”主题性社会美育活动

“易水三年展”乡村美术课堂

“青年艺术100”与平安集团携手的“村暖花开-平安三村采风行”“田野大课堂”现场

乡村美育让孩子们感受快乐增强自信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研究院王伟等几位教师接受委托改造的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校址虽地处乡野,但设计师采用现代化的预制轻型结构与传统手工艺融合的建造方式,充分与周围环境相契合,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山地村落式的视觉新世界,以及在自然中自由成长的美好家园。学校建成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的新地点。设计师王伟说:“改造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在更加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培养阳光的心态,养成学习的兴趣。即使他们未来仍留在乡村,也能够自信而充满活力的面对生活。”

“留在家乡,自信生活”,已经成为乡村实践者更多思考的当下话题。2019年“青年艺术100”与平安集团携手的“村暖花开-平安三村采风行”,聚焦广西百色靖西贫苦山区小学美术教育长期落后以及“留守儿童”心理纾解等问题,开展了“美哉靖西”主题美育活动。具体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即“美术第一课”与“田野大课堂”。在举办“美术第一课”的时候,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等亲自带班示范,通过启发式的生动教学,引导学生对周遭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地创作,激发学生美的灵感。而参与其中的班主任老师这样说:“学生们从课程一开始时的‘不得要领’到最后脸上的自信笑容,这很说明问题了。”作为教学成果的检验,“田野大课堂”更是将课堂直接放在了大自然中,在青年艺术家们指导下,来自各个学校的小学生们通过写生的方式来观察家乡的美好环境,借助画笔、油彩来抒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借此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美术创作中感受快乐、增强自信。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走进大水峪村开启“乡村美绘”项目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与字节跳动合作的课题“当代中国青少年美术教育现状研究”就明确指出,“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美育是文化发展与审美力整体提升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截至2020年12月抖音平台上2.8亿条艺术内容短视频、累计2.1万亿播放量、660亿点赞、17亿分享、43亿条评论的大数据分析,也可以发现来自中国乡村的各项数据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一方面说明国内乡村对艺术内容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与这种“渴望”极不匹配的“供给”事实。针对这一情况,2020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与抖音合作在云南剑川举办“Dou艺计划美在剑川”主题性社会美育活动,依托校县合作针对刚刚脱贫的少数民族地区少儿展开“美育帮扶”,抽调央美师生组成水平优秀的教学团队,与抖音等社会组织合作千里迢迢送来了免费的画材画料以及团队特制的创新画框,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写生创作,充分利用短视频与直播的方式将乡村空间媒介化,体现出艺术与科技、美育与传播相结合的巨大能量。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参与项目让他们“爱上了艺术”“爱上了家乡”“爱上了小伙伴”,而参与项目的师生更真切认识到,在社会美育中艺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社会美育的目标就是使我们的孩子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在感知快乐中积累美感经验,最终获得创造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与无限能力。

艺术乡建推动乡村活化和可持续发展

从“乡村实践”走向“艺术乡建”,这是新时代对艺术的召唤。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利用文化力量和艺术创意助力云南剑川脱贫,成为“校县合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典案例。在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之下,自2013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陆续派出的四位挂职干部深入剑川扶贫一线,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生态、工艺状况、生产销售等现状之后,中央美术学院从当地人才培养、非遗保护利用、产业创意创新等方面入手,为“木雕之乡”注入新的活力,并以校县帮扶为前提、校外实践为机会,用“实地调研、在地设计、就地推广”的“组合拳”,在脱贫攻坚战中探索出了一条“艺术乡建”的特色之路。

“民生艺术 赋能计划”活动现场

从更多的成功实践来看,目前国内“艺术乡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艺术创意带动农村传统手工艺振兴;二是艺术赋能乡土文化景观与农特产品消费;三是艺术介入乡村合作推动地域综合振兴,其背景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其核心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即以艺术的创新思维、艺术的创意特征、艺术的创造方式,改变乡村的形象、乡村的产业、乡村的建设、乡村的生活,建构美的共感形式,实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理想生态。明白了这一点,艺术与乡村的关系就会是一种相互尊重与彼此互动的有机关系,乡村不再仅仅是一块土地、一个物理性的空间,而是承载着精神与文化的根脉所在。

艺术家从“艺术写生”中的体验者,“乡村实践”中的参与者发展为“艺术乡建”中的合作者,以艺术的“共情能力”成为此刻此地的“大地魔术师”。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与民生银行合作的“MA ”,以及2020年启动的“易水三年展”,就是近期的很好案例,在提倡“广泛合作”与“共同体”的观念下,艺术家在多主体联动的实践中扮演着策划、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承担社会责任的多重角色,这加深了艺术家与当地政府、村镇、乡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也让“艺术乡建”与当地文化的修复和重建密不可分。

“艺术驻留”,其实是艺术家参与“艺术乡建”的很好方式。艺术驻留原指某机构邀请艺术家,在一定时间内在新环境里进行思考、研究和创作,后泛指艺术家的驻留型创作活动,或指支援该类活动的制度。现阶段国内的乡村“艺术驻留”,往往是将之前的“艺术写生”或“乡村实践”从“项目”向“基地化”与“制度化”发展。依托于“基地化”的平台与“制度化”的安排,外部甚至国际性的艺术资源可以被引入当地,“艺术驻留”成了乡村建设的艺术生产力培育室。“艺术驻留”这种艺术创作与生活方式,正积极推动艺术多样性与在地化的健康发展,积极探讨艺术重归生活之后的各种可能。

2016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启动“乡村美绘”项目,30多位师生来到北京怀柔青龙峡大水峪村,历时两个月,成功绘制了25面壁画墙,形成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千米景观大道。这些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壁画作品,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们的专业特长,又为村庄增添了艺术性与故事性,“壁画使村子活了起来,即使在冬天也不觉得单调了”。带队教师唐晖说:“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了封闭的画室、走出城市,来到了乡村。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实际与预想的出入、与村民的沟通、设计稿的反复修改等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一一解决的问题,考验着他们的耐心与毅力,也为从未踏出学校的他们上了现实的一课。”此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在大水峪村扎根下来,前后3次组织师生进行大规模的墙绘,而大水峪村则在这个过程中一改往昔,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壁画村,其面貌特色与旅游经济得到了双重提升。

就乡村振兴而言,“艺术乡建”只是出发点,“艺术乡建”的成功标志是村民参与、乡村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在艺术界探讨“艺术乡建”参与方式的新趋势与新探索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增强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与运营能力,强调地方政府、村委会、村民与艺术家协同合作是项目实施及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促进当地人的文化自觉更要先行一步。

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将被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在热火朝天的“艺术乡建”现场,“乡村美育”也将成为艺术院校、艺术工作者乡村实践的新场景,同时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教学、创作的改革经验,也必将推动艺术学科自身的创新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31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