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艺术节获奖名单「全国篆刻展获奖作品」

互联网 2023-02-16 19:50: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温州市艺术节获奖名单「全国篆刻展获奖作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由中国雕塑学会、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管委会主办的2019 “中国姿态——视界未来”第二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12月21日在温州中国姿态·黄石山雕塑公园与观众见面。

本届展览组委会策划时一方面考虑将温州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另ー方面以眼谷“视界未来”为切入点,围绕“中国姿态”展开,从温州的发展看中国的发展,以世界的眼光审视发展中的温州。

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此次大展作品的风采吧!


金奖作品

内心世界——连锁反应 / 卡洛琳•罗曼斯道夫 (奥地利) 石材/高4.5米

卡洛琳•罗曼斯道夫,女,1979年就读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法国文化专业,后就读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大学学习艺术史、文艺复兴壁画修复和博物馆学,现工作生活于美国纽约。卡洛琳•罗曼斯道夫的作品《内心世界—连锁反应》,观众可以坐,可以观,可以走进雕塑内部探索雕塑的内部结构,作品开放了多层次的景观,寓意温州在开放中不断创新发展。


银奖作品

前行 / 张超 不锈钢/长10米

张超,2012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2016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重庆。张超的作品《前行》同样具有实用功能,未来感的视觉设计像一个新生事物,创新和生长是它的关键词,寓意着在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着未知,传递着永恒的发展和对科技无限追求的探索精神。

风生水起·潋滟 / 施丹 不锈钢/高4.5米

施丹,女,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施丹的作品《风生水起•潋滟》是件风力动态雕塑,用雕塑的语言描写水的姿态、品质,当风吹过,雕塑叶片随之摇曳,如同荡漾闪光的水面,是对“风生水起”温州的生动阐释,令人感到充满生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铜奖作品

城 / 马嘉铭 石材/高6米

马嘉铭,2018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马嘉铭的作品《城》展现了气象万千的城市生活景象,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先锋和民营经济发源地,每个家庭作为一个小单元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因为家庭和家庭间的链接而联动起来。

汇聚 / 比利·李 (美国) 不锈钢/高6米

比利·李,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伦敦皇家艺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视觉研究中心至今唯一获得肯尼迪奖学金的艺术家。比利・李(美国)的作品《汇聚》融合了抽象元素,圆圈代表汇聚,向上的方柱代表走向未来,作品整体考虑结构和重力因素,各方力量汇聚向上,象征着城市稳定健康的发展。

马背上的少年 / 卫昆 铜、石材/高1.8米

卫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在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瑞士圣乌尔班国际雕塑艺术中心驻地青年雕塑家。卫昆的作品《马背上的少年》寓意在新时代下温州人逐梦、筑梦的理想信念。骑马人物在古今中外一直是艺术家津津乐道的表现题材,其独特艺术魅力正是通过雕塑语言的诸多关系呈现美,表达情感,造型兼具中国传统青铜样式与西方当代设计理念。


优秀奖作品

窗里窗外 / 何镇海 耐候钢/高4.2米

何镇海,1985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镇海的作品《窗里窗外》在视界上以传统文化中木构框架的组合方式突出“窗”的造型,“窗”是沟通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桥梁,是观看世界,获得知识的路径,窗外关注世界,窗内酝酿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转 / 钟雪梅 不锈钢/高6米

钟雪梅,女,现居于广州。钟雪梅的作品《转》取高速转动的陀螺形象,寓意中国正以高速发展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陀螺在速度的作用下飞场出水花,象征中国城市的未来不仅有速度,更有精彩内容。

大地提手 / 郭骏 李怡然 不锈钢/高4.5米

郭骏,2013年获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现居于重庆; 李怡然,2017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现为北京服装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郭骏和李怡然共同创作的《大地提手》横跨路面,参观主体都会从其内部穿过。提手寓意力量,将随时帯着这片土地破土而出,不断的升级,展现给世人一幅新的面貌。

不看、不听、 不说 / 刘松 石材/高2.8米

刘松,美术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专职雕塑家,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刘松的作品《不看、不听、不说》人物造型有青铜器的古朴,又兼传统造像的稚拙,形体的压缩与膨胀形成的空间矛盾更凸显形象的浑厚有力之势,以概括的手法表现了“三不之道“超然处世的境界,寓意在城市的发展中,要有所选择,择优稳步向前。

岁月·空间 / 邓善琪 石材/高3.7米

邓善琪,台湾花莲东华大学艺术设计系硕士。邓善琪的作品《岁月・空间》采用沉积岩的形态,是件将时间转化为空间的作品,富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经过岁月的雕琢,温州在岁月时空中厚积,在未来终将有自己新的绽放。

永嘉昆曲——牡丹亭 / 张广阳 铜、石材/高2.7米

张广阳,2011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2014年获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硕士学位。张广阳的作品《永嘉昆曲一牡丹亭》是对地域文脉的发掘,灵感来源于永嘉曲牡丹亭,通过写意手法的人物塑造,以此来颂扬有着深厚底蕴及丰富文化遗存的历史文化名城。

钢·柔 山水 / 魏嘉杰 不锈钢/高1.8米

魏嘉杰,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学士学位。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委员会中级环艺师。魏嘉杰的作品《钢・柔山水》较为抽象,以龙湾黄石山为设计灵感,以钢条折弯扭曲后,经过理性数字排列得到了具有新视觉效果的展开图像,代表了科技力量下黄石山的再生,不锈铜的映射给人以新的视界。

脉动 / 秦璞 石材/长8米

秦璞,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秦璞的作品《脉动》以饱满、丰韵、富有生命力的有机热抽象的组合形态体现着温州的活力,线条无限生长,具有科技的韵律感,不断带给人以惊喜。

宇宙交响 / 菲林•格奥尔基(意大利) 石材/高3.5米

菲林•格奥尔基,1953年生于意大利,毕业于索菲亚国立美术大学,卡拉拉美术学院。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UBA艺术协会会员,皮埃蒙特艺术协会会员,彼得拉桑艺术协会会员。菲林・格奥尔基的作品《宇宙交响》,是对发展的思考,诠释着温州在人文,生态、科技发展中始终昂扬向上,智慧探索的精神。

那座山 / 于兰 石材/高2米

于兰,200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就职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于兰的作品《那座山》转化自中国传统笔的样貌,采用文人画的手法状物以言志,寄山水以抒情,构架一座柔美挺拔中不失苍劲的延绵山体,联结着黄石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永恒的重生 / 伊莲娜•萨拉奇诺 (意大利) 石材/直径2.2米

伊莲娜•萨拉奇诺,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位、雕塑二级证书,卡拉拉市石雕设计证书。伊莲・萨拉奇诺的《永恒的重生》造型为放大的瞳孔造型,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不一样的蜕变,展现了“眼谷”的智慧。每一次睁开眼眸,就会有新的探素和认知,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一次次给世人惊喜,一次次收到世界的信任与回馈,在往复的循环中,不断重生、突破。

未来之潮 / 绪方良信(意大利) 石材/高3.7米

绪方良信,生于日本宫崎,曾就读于布雷拉美术学院雕塑系、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及卡拉拉美术学院。绪方良信的《未来之潮》以奔涌向前的潮头为元素,抒写温州人民在时代浪潮中拼搏向前,与未来和谐齐头并进的力量,在世界的浪潮中,温州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姿态。

屹 / 朱羿郎 耐候钢、不锈钢/高3.3米

朱羿郎,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美国景观建筑学会会员,现为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讲师。朱羿郎的《屹》则是冷抽象作品、通过以等边三角形为截面的几何体的组织与塑造,形成一组倾斜向上的体块组,雄浑的体量与磅礴的动势隐喻坚定的前行步伐,代表了勇立潮头的屹立姿态和势不可挡的发展动力。

通往未来的视界 / 彼得•彼得罗夫(保加利亚) 不锈钢/高3.3米

彼得•彼得罗夫,索菲亚美术大学雕塑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艺术史专业博士学位,法国雕塑家与造型艺术家协会会员,保加利亚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IAA艺术协会会员,美国佛罗里达动态艺术协会会员。彼得·被得罗夫的《通往未来的视界》紧扣展览主题,方形标志着逐步建造未来的过程,三面镜面不锈铜墙壁代表了每个时间段取得的成就和积累,墙与墙由不断生长蔓延的血脉相连,给予生长的能量。镜面不锈钢也将映射出环境和观者的影子,在发展中警醒主体,引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