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服装设计好看「韩国风格」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为什么韩国服装设计好看「韩国风格」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较于日本,之前国内似乎对韩国设计的关注较少(明明韩剧看很多)。
仿佛这一两年才开始关注起韩国设计师,并且观察到他们的风格是非常有整体特色、且风格是异于内地、港台和日本的。
2018年发行,loco&禹元宰《Balance》专辑封面设计
具备独特且极具代表性的韩国视觉设计风格
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来自韩国的众多位设计师及设计工作室,以下将概略地将韩国视觉设计分成三大类「有趣Typography」、「几何与3D 图像」与「特殊与怪奇的3D 图像」。
1/ 有趣Typography整体而言,这几位设计师的Typography 风格,与我关注的几位荷兰、比利时、德国设计师/工作室风格相近,让造型构成文字、让文字退回为造型,创造出新的符号意义。
非常擅长操弄文字符号性的团队。上图最左上角的作品,是他们将旧作品中有欧文字母的部分割下后的结果,所以中间是透明的。
下方中间,则是直接将他们所有作品列表出来,在涂色出名字的字母。官网的作品都有附上概念说明,还有说明使用的字型,非常推荐到他们官网逛逛。
DDBBMM的作品简洁但细腻。有不少透过拼黏来创造动态感的作法,这种巧思让我想到荷兰的团队Team Thursday。我个人很喜欢最左上角这个表情的作品,简单直白,但立刻就留下印象。
Ordinary People所做的视觉风格很多元。我特别喜欢他们将文增加空间感,创造视觉符号的做法。几何的运用让我联想到Untitled Macao。
另外,他们为HYUKOH所做的网站很酷,是用Google Doc去拼组而成的。
较少在图形图像上作为,而是藉由排版本身形塑版面的形状,带有Swiss Typography 那种精准、平衡与细腻在。有做不少书册的编排,文字的错位似乎是他在排版上的一个特征。
网站|https://joonghyuncho.com/poster
作品中Typography 的气质很强烈,即便运用几何图像,也多与文字结合。运用影像时,也多会去做合成处理,形塑更明确的视觉风格。
文字排版的风格很有国际主义的感觉,色块、分割感重。
根据typomania和itsnicethat的介绍,Chae在日本念过书,因此他的作品中有许多汉字。他较早的作品持续地挑战文字的造型如何立体化,最近发在IG上的作品,则有意识地去以图腾来构成图像。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看见把一个整体切碎,然后以别的元素再构成的倾向。整体的版面不那么留白、细腻,相应的是一种极度灵活、年轻人不想被绑住的冲撞感。
2/几何与3D影像以下介绍的设计师,大多擅长运用几何去创造奇特的造型版面,也用到一些3D,部分也很擅长Typography。单就几何造型,我觉得更接近欧洲的风格,和内地、台湾地区、日本的风格非常不一样。3D的运用则是完全他们自己的风格。这是我主观与粗浅的感觉,究竟是不是如此,请自行观察与判断了。
他们网站简介如此写到:「we do not restrict ourselves to two-dimensional design」,为此,他们在案件中屡屡展示强大的3D 影像与动态能力;即便是2D 几何造型和文字排版,他们也保有高度的实验性。
他们的作品,无论是2D 还是3D 影像,甚至是照片的排列裁切与文字排版,都富有生命力,他们也常将人的身体、动植物等元素转化为图像元素。
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透过几何的交叠,简单有效创造视觉的层次,同时也藉由交叠的方式成立一个图像系统,具有动态延伸的潜力。多数的作品画面干净俐落,并透过出色大胆的颜色组合,让人目光集中在几何身上。
几何的造型带有一种童稚感,我很喜欢上面中间的造型,好像隐约是人头的感觉。有组织一个女性设计师的俱乐部FDSC。
网站|https://www.odd-hyphen.com/
图像似乎是用2D 的方式作出了3D 的立体与动态感,这一点我觉得很厉害。也利用了图像的重复与转换,提升整体的张力与丰富度。
作品有种幽默感,像是把一堆食物合成一顶帽子,或是弯腰到脸都贴在地上。虽然风格上没有很前卫,但呈现的造型形象相当有趣。
他的插画线条明快,但构图带有高度符号性,很像美国杂志会有的讽刺性。文字的排版方式也相当有趣。
网站|http://we-practice.com/
透过高度几何的造型与变化性,再加上鲜明的颜色组合,创造出识别性非常强的视觉。是风格非常一致的设计工作室。
主要是做电影的视觉,不过这里我挑选都是有运用不同技法,对剧照再做设计转化的作品。
也是主要做电影视觉的工作室。比较少用直接添加元素的方式,而是透过照片排版和影像合成调色来处理。这也是韩国电影海报的主流风格。
要怎么说明接下来几位设计师的风格?有人会用酸性平面(Acid Graphic)或迷幻感来描述,但我认为图像就是他们最好的风格说明。在100 beste Plakate和INTL这两个海报设计奖里,都能看见相似的作品。
Jaeho 的图形很常出现圆圈、条状物,画面会被分割成好几块,标题文字也往往会高度图像化。
网站|https://cargocollective.com/choiyoonhong
CY 的整体排版给我类似Glitch 的印象,重复、散落,图像常常结合金属的质地,文字则隐约有国际主义的味道在。
这位设计的图像有种晶莹感,文字无论是造型还是排列,都有书法那种连续、挥洒的感觉。
他的影像虽然写实,但又很明显是虚拟世界的写实。「用数位逼近类比」是我在他作品中看到的一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