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村「中国农民画村景区」

互联网 2023-02-15 20:29:3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农民画家村「中国农民画村景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京圆明园的画家村,在北京艺术界里很有名。尤月林决定去画家村看看。

画家村,每个来北京想实现自己画家梦想的人,来到北京而不去圆明园的画家村看看, 就等于是“画盲”!

其实,北京圆明园画家村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有原因的。那时,圆明园村里就是一个无名的村庄,只是不长时间,村里就忽然多了许多留长头发的男人,这大概是这个人群最突出的特征。开始就只是三个五个的,后来渐渐多了起来。再后来,竟然也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长发男人,再到后来就多得数也数不清楚,以至满京城的人都知晓了这个村,知晓这个村却不知晓这个村的村名儿,就都知道管它叫“画家村”。

当地朴素的北京人,还来不及细细去想自己的村里是发生了什么,竟招致这样一些另类人等闻风而至,就匆匆将自己的厢房、仓库,甚至是厨房都租给了这些外来者。这样的情况在不长的时间里呈现着原子裂变的模式迅速扩张。村里顿时充斥了南腔北调的人声,有眼光些的又敏锐地发现了这些人的统一习惯——饮酒、熬夜。因此那靠街的房子就成了酒馆;又见那些个人喜欢舞文弄墨且一律以画代言,村里卖酱醋的铺子就新添了画笔、画纸......只是让村民们不快的是女人也多了起来,这女人是说外来的,花枝招展的,操着细声却又是外乡口音的女人,让那些男人们活得顿时精神起来......

尤月林初来这个圆明园的画家村的时候,首先见到的也是这样的画家“乞丐”,他们穿着沾满油彩的服装,头上的长发凌乱地散落在肩头,就是一双拖鞋,也是油彩组成的杂乱“动感地带”。

尤月林去拜访了几个画家。有一对来自西藏的画家夫妻,他们的作画多为宗教主题。尤月林问他们生存情况,他们说,有时候他们夫妻卖给老外一幅画有五六百元收入。但更多的时候是一月也卖不出去一张,小小画家村的竞争甚是激烈,买家也差不多全是老外,能又有多大市场呢。

尤月林又去拜访几个卖画卖得好的,有一位是来自江苏的王姓画家,他习惯以文革及各个时期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油画形式。这人看似正统,与村里其他画家不甚往来。每日就只埋头作画。尤月林去时,见院里地上摆满作品,像是在整理。放眼所见有鲁迅造像,有达尔文、列宁、贝多芬......也有看似《伏尔加纤夫》的临摹。甚至有一幅文革画作《毛主席去安源》的临摹作。尤月林这时才明白这个画家为什么“商场得意,村里失意”,无疑是他的世俗,他做油画是不要思想,只求作个“画匠”,卖画求生。

经过几天的拜访,尤月林了解了圆明园“画家村”村里人的复杂,失恋的、失业的、和家人闹翻的、在此等待考学的......更多的却是神神秘秘,深居简出的思想者。其中就有一个失意画家,村里人说,那人来村里就只是住,起初并没有什么动作,直到半年多后,像是没有了经济来源,才操起画笔,也就在那时人们才知道他原来也是一名画家。尤月林去拜访他,但不能和他顺通地交流,只因他的深沉。但他的画作又让尤月林留恋不舍。他的画作是尤月林看不懂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在当时是被某些人视为有颠覆制度目的而被抵制,他的画却意外地在老外圈里很受欢迎。他的风格尤月林不能看懂,他却为那些画取了尤月林能看懂的名字:《流》、《午后》、《城市的西边》,但有一幅《少女》让尤月林无论如何看不出年轻和美,而看出的只是一个隐隐约约的庸妇......村里有思想论坛,但却不是公开的村民大会,大家只有在那些会议上可以看到这位画家,以及许多像他那样的人...... 许多年后尤月林得知他已在美国,据说生活不是很得意,还是个自由画家。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决定从商的尤月林在商界已经崭露头角,每当想起曾经在画家村拜访画家看到的情景,心里还有莫名的伤感和无奈。

也是几年后,听说政府要取缔圆明园的画家村了,据说是因为有不安定因素。期间,尤月林在工作间隙曾多次去画家村,与熟悉的一位残疾人画师会面,他的画室是在村东边濒临圆明园湖水的西侧。画室前后,野草漫布,人迹稀罕,远处有影影绰绰世上俗人闪烁,却与他的画室仿佛两个世界,他残疾的双腿让他永远无法脱离双拐,但他的深度思想却使他似乎有了非同凡人的智慧和勇气。他生活简朴,吃食简便,外出全凭一架手摇轮椅,却漫游了京城文化城池。最令尤月林惊讶的是这位画家的多位外国女友,个个都是欧洲富裕女子年轻貌美,她们每年不定期到京城留住一段时间,不打工,不学习,只因为喜欢北京,喜欢北京的哥们儿。说白了,她们来北京只是为玩玩而已。尤月林认识的这位残疾人朋友竟然遭遇了这些女孩子的热情追求,也正是这些真实画面,让尤月林对女人的爱情观念平添了几分莫名的思绪。

最终,圆明园的画家村还是被拆了。

尤月林知道,再也不可能找到这些不修边幅的似乎像“乞丐”一样的画家了,自己曾经拜访过的几个画家,如今他们在哪里呢?他们为了艺术活着?还是为了生存而活着?或者是为了梦想活着?这些画家在北漂的岁月里,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同为 画家尤月林的心理还是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摘自:书籍《商界达人 尤月林传》

作者:李俊花

最容易获取的叫"商机"

最容易读懂的叫"秘籍"

最容易复制的叫"程序"

最容易成功的叫"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