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整治工作「小区环境管理」

互联网 2023-02-15 19:13:3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住宅小区整治工作「小区环境管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来源:杭州西湖传媒中心

“这下好了,开窗不用担心味道飘进来了。”“这么多年了,楼上看下去终于不再是一片狼藉。”文新街道颐景园小区的住户望着对面综合楼4楼平台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这里大件垃圾堆放这个遗留问题被彻底清除。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直接关乎城市的文明指数。开展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为集中攻坚行动的专项行动之一。小区环境变好了,幸福感也提升了!“改什么”“怎么改”“怎么管”,既需要政府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规划、真抓实干,也需要居民积极主动、共建共管。

改什么? 专攻五大类重点内容

早些年,网络电视还不像现在这么功能强大,翠苑街道古荡湾社区的许多居民安装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锅盖”,也就是许多人记忆里的电视信号接收器。现在网络上都能看了,这个接收器早就不用了。但是“装的容易,拆卸难”。这些卫星电视接收器,大都挂装在阳台外,售后里可不包含拆除,楼层越高自行拆除越困难。

像这样的问题到底有多少,住宅小区环境整治需要处理哪些问题,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在行动开展之前,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据了解,西湖区在对住宅小区进行环境整治前,曾多次入户调查,认真倾听民意,收集居民意见。

“小章啊,我们楼下垃圾房边上又多了很多大件垃圾,很脏很乱,你们帮忙清理下吧!”

“以前小区的楼道里、车库里都堆满了杂物,看上去跟旧货交易市场一样,住得既不舒心也不安心。”

“我住在这里28年了,以前一旁的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绿色,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绿化树’变成了‘烦心树’,不仅遮挡屋内采光,连晾晒衣物都成了问题。”

……

根据这些意见,细化前期工作。最终确定的重点治理方面有:小区内垃圾乱堆乱放、毁绿种菜、饲养家禽、违法建筑及垃圾分类等。

而各个社区又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接下来,逐一对照本社区的专项整治计划,狠抓环境提升工作,全面完成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工作任务, 确保小区面貌有明显提升。

怎么改? 部门、镇街、社区

联合解决“疑难杂症”

针对住宅小区环境秩序整治专项工 作内容和要求,西湖区采取分类分层解决存在的问题:能够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做到问题不过夜;不能立刻处理的,规定时限处理。

伴随着持续的割锯声,只听“嘣”的一声,位于三墩镇佳苑公寓大院内的倒伏树木树干成功脱离了墙体,周边居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受近期梅雨季节天气的影响,佳苑公寓内2棵约有5层楼高的大树“摇摇欲坠”。

一棵倒在小区旁边华韵艺术有限公司的围墙上,大半截树干探出墙外;另一棵也向小区出入口方向倾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的李阿姨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网格员。她说:“这两棵树已经有十几年,这几天下雨,不堪负重,一棵突然倒了下来,幸亏当时没有人经过。”

网格员老孔立即至现场勘查,发现大树倾倒后压到的正好是华韵艺术有限公司的围墙,公司食堂紧邻围墙,一旦围墙或屋顶被压塌后果不堪设想;而另一棵树若是倒下,将会堵住小区唯一的出入口。情况十分危急!

于是,他立刻向社区汇报情况,同时和热心业主一边指挥出入的车辆,一边疏散围观的居民,并在树木倒伏的范围内放置了温馨提示牌和围挡,以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然而,这并非佳苑公寓所在的兰里社区可以解决。社区书记费红莲立即向由三墩镇各社区、执法部门联合组建的专班上报情况,请求联合解决“疑难杂症”。经过实地走访,发现树木有近30厘米粗,复位难以实现,需要专业部门来处理。三墩镇立刻联系西湖区住建局。

“根据绿化条例,大树修剪、砍伐需要审批。”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但在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为抢险或者处理事故,可根据险情先行修剪或者砍伐树木,事后报批。”

本着应急抢险的原则,专班马上安排园林绿化应急队伍,出动运输车、高空作业车等设备,对该树木进行了清理。

这样的好做法,三墩镇立即在“西湖环境整治百日攻坚”钉钉群里分享,得到了其他镇街的一波点赞潮。自行动开展以来,西湖区鼓励各镇街将工作动态及好的做法发送至钉钉群,通过互通互动,不仅实现资源共享,更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钉钉群内图片等信息日均达70余条,包含工作动态以及工作成效,各项目组通过学习其他项目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对自身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怎么管? 长效管理与教育引导双管齐下

“新装”是换上了,可谁来对它们进行长效管理,使其“颜值”能持续保持呢?西湖区转变工作思路,长效治理举措与教育引导双管齐下,与脏乱差说再见,彻底治愈这些顽疾。

留下街道翰墨香林苑小区交付使用已有13年,在此期间,更换过5家物业公司、4届业委会。如此频繁地更换服务管理机构,公共设施、基础设备得不到有效维护,环境秩序日益恶化。

前期,翰墨香林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三驾马车”合力推进,并通过联席会形成工作机制,全面改善小区面貌,提升小区环境秩序。

三方分工明确:物业公司负责具体问题整改,小区业委会对需维修的公共部位招投标出资维修,社区做好问题发现、整改反馈、协调组织人员、安排清运等。

按照这样的分工,三方合力完成工作,各司其职,取得了较好效果。

机制形成了,但是如何调动居民“自扫门前雪”的热情呢?古荡街道嘉绿苑社区则招募了12位热心的“老邻居”组建成“老邻居帮帮队”。这12位热心居民平均年龄达65岁,且一直住在本小区,对楼上楼下邻居的情况基本掌握。他们分成了6组,2人1组进行包干。

住在13幢的傅阿姨“领”到了2幢房子,总共144户。和她搭档的是她的好姐妹王阿姨,她们早早吃好晚饭,便戴上袖套,拿好本子和笔就开始行动了。一人负责敲门做工作,一人负责拍照做记录,一会在本子上画个勾,一会打个叉的,这个利落劲一点不输年轻人。她们说:“我们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了。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记了以后,下次巡查时就知道哪一户有没有劝说过,哪一户劝说后有没有整改的。”

13幢的卢奶奶是社区网格员徐雪晋“最头大”的老人家,她喜欢从垃圾堆里淘来一些“宝贝”,还堆得门口都是。卢奶奶的家人也对她没有办法,周边的邻居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心里是非常不乐意的。见到老邻居上门来劝说,卢奶奶明显不好意思,开始拄着拐杖收拾。傅阿姨也一起帮助收拾起来。

看到门外动静,楼上楼下的邻居们纷纷开门主动收拾起家门口。傅阿姨还特意把邻居们都叫出来,伸出大拇指一起合了个影。合影时,楼道里一阵笑声,大家互相感叹:这么久的老邻居,这样合影还是第一次。

这支“老邻居”帮帮队还建了微信群,工作动态都在群里进行展示。对于不听劝导的,队员会及时把照片发在群里,网格员和物业一起再上门做工作。通过居民的“眼”,不间断“跟踪巡查”,成效明显。

记者手记

集中攻坚行动不是一阵风,如何“驻颜有术”是关键。

一方面,对于住宅小区的整治来讲,做好日常基础服务管理工作就等于做好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发挥社区“微监督”“微自治”“微服务”力量,在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准物业管理、绿化等多方面,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小区是居民自己生活的地方,小区环境治理人人有责。作为小区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去。见到垃圾,一弯腰、一捡起、一投放,尽显文明优雅。

从“我来做”变成“我要做”,从“社区做”变成“一起做”,为防止出现反弹现象,建设生态宜居、颜值美丽的城市,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