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湖怎么画「李溪境花鸟画」

互联网 2023-02-15 17:22: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龙潭湖怎么画「李溪境花鸟画」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龙潭

艺术简介

龙潭,男,湖南衡阳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双师型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原衡阳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

自说自话

诠释我的花鸟画创作心历

文/龙潭

回归传统和润而远

工笔画只有摆脱对以形色再现为目的的依赖,真正回归传统的文化性表现,回归以精神为主导的对客观物象的再造和对客观现实的形而上境界的追求,今天工笔画才可以回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之中。

《寒露》66cm×45cm

在我看来,草木既有生命又有灵性,神交自然、怡情草木、表达草木、花禽之生命状态和心灵启迪,由精微细节处臻于认识的澄明和通达,乃人之大乐。故而从事鸟禽草虫工笔画创作之事,更喜欢细察草木、花卉,亲近春鸟秋虫,远离尘嚣,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找寻一个精神上的清净、清洁之地。

《平安长久》136cm×66cm

在我的作品中,有很明显的审美倾向。我喜欢深山幽林、古谭苍苔、蓝天白云的意趣;喜欢凄冷的竹林、幽静的月庭、悠远的晨钟暮鼓;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境界。这使得我的心灵和传统心境,与古代文人作品的空灵意境更贴近,这便是我工笔画回归传统的内心动力。

纵观我的工笔画,偏好清新淡雅的格调。如:《七闲图》、《惊春》、《酣球》、《双禽寒林图》、《冬韵依恋》、《竹林集禽图》、《秋意醉阑珊》等,其笔墨基本上严格控制在淡墨、极淡墨,到蕉叶的白色之间变幻墨色层次。在单色底的衬托之下,画面清新典雅,稍重的只集中在水墨的禽鸟。这种淡雅之作在我的作品中占有绝大的比重,以淡墨为主形成淡雅空灵的基本格调。

《徐渭诗意图》136cm×66cm

我追求工笔画在写实中向传统意象精神回归,向文人水墨写意方向借鉴,但又未放弃工笔画的特点,亦即造型严谨、用笔工致、结构复杂、技巧娴熟、细节丰富而生动。如:《冬日暖阳》、《竹林集禽图》、《秋意醉阑珊》、《七闲图》、《暖气浮春》等。在严谨造型的同时,我往往对物象取以超常规的新角度。例如画鹅和鸟,或取正面的鹅和鸟头,或取正背面的鹅和鸟身,或扭头啄毛,或藏头露尾……而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也有个性之独创手法。

《玉洁清韵》136cm×66cm

花鸟深情画蕴诗意

有些花鸟画散发着恬静、清新的气息,往往要被那动人的诗境所吸引,而进入到一个美妙的、充满和谐的世界,现实审美的愉悦与满足。我认为:“画为无言之诗,然非诗也。画能明道,然非道也。画,万物出本心而生于素纸间,万物合乎道则情溢于画。情溢于画则慧心明发。此乃画之道也。”绘画者就是要以诗人的眼光,发现并捕捉着自然与生活中的优美境象,营造出平淡、天然、宁静的气氛,是画家的性格、心境的反映,又通过笔墨表现在画面上。如作品《冬日暖阳》的幽邃,《秋意醉阑珊》的静谧,《酣秋》的喧阗,《冬韵依恋》的恬适……都是我心能应万物的从容表现。

《玉树临风》136cm×66cm

花鸟画做到有诗意境象,就是在这样美妙的视野里,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山一水都是诗,一笔一墨源于心。

我的芭蕉和竹系列作品,显示了善于以枝入境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感觉。选择芭蕉和竹为创作主题。就是自己的偏爱和个性化的表现,不去画名画珍品,也不套用既定法度与规范,而另辟蹊径,以“我用我法”的精神,构建属于自己的形式和语言,几经磨砺,反复研究,使芭蕉和竹系列为题的工笔画作品趋于成熟,别开生面,气息清新。

《在水一方》66cm×45cm

以芭蕉和竹系列作品为代表,是我艺术思考与艺术实践之结晶,体现了驾轻就熟的艺术把握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以当代文化的高度去面对自然,既从自然中提取素材,又并不还原自然的真实,而是在删繁就简中有所选择,把“实”与“虚”结合起来,运用心智和诗意掌握技法,使物性的工笔技法为营造诗境服务。

《竹林集禽图》180cm×93cm

作品依然遵循着宋代花鸟画的经验、理念,我的运用极为精致与富于节奏、韵律的变化,叶片、动物等的勾勒都蕴含韵致,可谓大处着眼,小处用心,因而枝繁叶茂的花鸟作品,充满勃勃生机,让人体味到生命的活力与生动的生命形式,所具有的的动人魅力。在“三矾九染”,“工而不工”,“工写有度”中,运用了平面空间的表现手法,以枝条的疏密、长短的组合,分割着空间,使看似无序的景象,按一定结构排列而达到有序的展示。

《竹阴小鸟》136cm×66cm

我的绘画,以构成关系的原理结构复杂的画面,经常以黑白灰三个层次对比枝、叶、花,使之在无中心、亦无边缘的平面空间获得统一,使作品充实饱满,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我想:好的作品就要有不断丰盈的诗意,在紧密联系着自然,现实与诗意中,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让人应略到变革时代新的审美精神与情怀。

《竹韵清曲》200cm×98cm

端丽华贵清雅秀润

我的工笔花鸟画,一言以蔽之:“严谨精细,而不失空灵与野逸,意象具体,而又不失形式意味”,作品做到别出新颖,有着独特审美价值。

《百合蝶舞》66cm×45cm

我力求我的画,无论是从形态描绘的准确传神和语言技法的娴熟精诣方面看,还是从画面意境的清新典雅和艺术个性鲜明纯正的方面看,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和高度。

我的工笔花鸟画在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上的最大特点,则是左右逢源、一体两面,既能为唐代的“黄家父子”式的“富贵”,又能为徐熙式的“野逸”。其前者细密华丽,煌煌然颇有庙堂之气;其后者秀润雅致,澹澹然颇有庙堂之风。二者既相互映发,又相互益彰,显示出非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

《清韵》93cmx46cm

花鸟画有较为端丽华贵和较为清雅秀润之分,这两种类型的风格,前者显然承袭了“皇家富贵”的遗风,并有所改造:后者则无疑汲取了“徐熙野逸”余泽,且不无生发。二者春兰秋菊,各臻其妙,未可轩轾。

《秋意醉阑珊》200cm×172cm

我在绘画创作中,如勾线用笔做到精到,造型准确,描绘细腻,设色丰富统一等,但最注意的是用笔轻松、灵动和用色的清新、淡雅,故而工致之中不乏写意笔趣。在材质的使用上,一般都是用熟宣纸和草宣纸,使我的工笔画用笔,在习常工笔画用笔所具有的严谨、工致,规范之中,增加了写意性用笔的灵动与随意,也增加了书法用笔的意趣。在作品表现的内容上,多选择鸟类、家禽、芭蕉、竹子、荷花等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花草植物,将“江湖所有”作为描绘对象,这样自然就凭添了几分野逸之趣,为追求清秀淡雅的美学取向,作了重要铺垫。在创作这些清秀淡雅的作品时,也不是依靠绘画材料,而主要依靠笔墨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荷塘小趣》136cm×66cm

我的工笔花鸟画,通过各种用笔和赋色,用常见的植物和禽鸟动态之间的有机组合构成和相互配衬,从而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温馨、自然的诗化意境,传递出画家心灵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憧憬向往,从作品中看到是更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的文心,和静气。

《紫藤小鸟》66cm×66cm

总之,我的绘画,既保持了工笔画之长,长于写形,长于细节,又偏重精神、偏重诗意、偏重意境;更重要的是,想创新的工笔画,必须在传统绘画更深层的意象精神中回归之后,才谈得上传承、发展和创造。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当代工笔画富于个性的探索与研究,在工笔画新思潮的崛起中,更具有引领新风的意义。

END

主攻学术·挖掘新人·引领收藏

北京墨轩臻品艺术 | 传承文脉·印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