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非遗刺绣「江西省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 2023-02-13 22:18:4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江西非遗刺绣「江西省物质文化遗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张小红带着 5 位绣娘历时一年半绣制完成的夏布绣双面绣作品《丽人行》(局部) 赵春亮 摄

夏布绣是以其绣的材质——“夏布”命名的绣种,孕育于“中国夏布之乡”和“中国夏布技艺之乡”——江西省新余市,是夏布艺术和刺绣艺术融合的手工艺术。2014年,夏布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夏布也称“麻布”“苎布”,其前身是江西民间麻布刺绣(俗称“麻布刺绣”或“苎绣”)。

晒麻 赵春亮 摄

整理经线 赵春亮 摄

织布 赵春亮 摄

产于江西地区的夏布素有“水色清秀、轻如罗绡”的美誉,作为传统女红的一种,夏布绣与夏布织造技艺一道,在新余与江西周边,处于就地取材、口耳相授、自给自足的自发流传状态,曾广泛存在于先辈的服饰、床品、装饰品等生活用品之中。夏布绣融合了夏布的自然肌理及水墨丹青的绘画神韵,作品色泽古朴,典雅深沉,绣地的特性、夏布绣特有的刺绣工艺及灵活多变的针法,构成了夏布绣独有的语言体系。当下,随着百姓服饰材质、生活方式、审美需求逐步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江西地区的民间麻布刺绣慢慢走向没落消亡,鲜为人知。

卷“羊毛” 赵春亮 摄

劈线 赵春亮 摄

夏布绣创作 赵春亮 摄

江西民间麻布刺绣《凤穿牡丹》肚兜 图片提供/夏布绣博物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带领非遗传承队伍在继承江西民间麻布刺绣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夏布艺术与刺绣艺术融合的夏布艺术刺绣的发展之路。在传承、坚守、创新中,夏布肌理与刺绣技艺融合折射出来的生命力成为夏布绣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成为区别于其他绣种最显著的特征,夏布绣也成为独具地域特色的江西代表绣种。

作者简介:

赵春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新余日报社

视觉中心副主任、新余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赵春亮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12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夏布绣:麻布上的“非遗之花”》摄影/赵春亮,文/夏布绣博物馆。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田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