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代表画家及作品「什么是文人画?代表人物有哪些」

互联网 2023-02-12 20:27:5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文人画代表画家及作品「什么是文人画?代表人物有哪些」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巨然 万壑松风图 绢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三家山水”和“徐黄体异”的花鸟画。

徐熙《雪竹图》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宋】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苏轼 枯木竹石图卷 紙本水墨 26.5×50.5 公分 日本私人藏

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

苏轼《潇湘竹石图》

米芾 春山瑞松图35×4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 云起楼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宋 米芾 翠微深处图

【元】

在元代绘画实践上,元初以赵孟頫、高克恭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例如赵孟頫的《洞庭东山图》《吴兴清远图》《鹊华秋色图》等。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28.4×93.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

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

元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 王蒙 春山读书图轴 纵132.4 厘米 横55.5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 倪瓒 渔庄秋霁图轴纵96.1 厘米 横46.1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元 吴镇 渔父图 绢本墨笔 84.7×2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吴镇 溪山高隐图

【明】

明代初年画家分为两派,一派是复古派,即明初复兴的皇家画院中继承南宋“马夏”院体山水画传统的戴进、吴伟等人。

明 戴进《溪堂诗意图》

另一派则是以“吴门派”为代表的明代文人画,扫除了“复辟”的“院体”画,把元人奠定的文人水墨风格推向更高一个阶段,其主要人物是沈周、文征明、唐寅与仇英。晚明董其昌一出,拓展文人山水画新境界。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文徵明 秋江饯别图 立轴

唐寅《落霞孤鹜》

仇英 山水

【清】

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级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山人、石涛最为突出。

八大《孤禽图》

八大 芙蓉

八大 葡萄

八大 荷花小鸟

石涛 古木垂荫

石涛 溪岸幽居

石涛 溪桥野色

石涛 南山为寿

弘仁 溪山寂静

弘仁 松岩放艇

弘仁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弘仁 山水

清 髡残(石溪) 人物图页

清 髡残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秋晖蒙钓矶

清 髡残 结社林泉图

(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