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评奖评优「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互联网 2023-02-09 12:27:4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鲁东大学评奖评优「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楠楠

3月25日,记者从鲁东大学获悉,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名单,鲁大限额推荐的张炜文学研究院姜岚、体育学院尹海立和文学院李海英3位教授全部荣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

姜岚,鲁东大学万松浦书院、张炜文学研究院、胶东文化研究院院长,鲁东大学文学博物馆馆长,教授、文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面语转写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东库核心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山东省演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女性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等。是鲁东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辞书中心、山东省“十五”“十一五”强化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及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山东省“现代汉语”教学团队、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是鲁东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负责人、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

教学与研究兴趣涉及汉语言、汉语方言、汉语研究、教师口语、语料库语言学等领域。主讲“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语言调查专题研究”“普通话测评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要素(语音)”“教师口语艺术”“播音发声”“语言学方法论”“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等课程多年。是国家一流课程“教师口语艺术”课程负责人以及省一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名校工程建设课程负责人。2019年首位执笔撰写的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主编的教材《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

多年来,在《社会科学战线》《高教探索》《贵州民族研究》《东岳论丛》等核心期刊及国内重要刊物等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5本,参与出版工具书15部。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和荣誉40多项,其中,1998年被授予“山东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授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授予“烟台市百名义工”,2015年被授予鲁东大学“教学名师”、山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2018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被授予鲁东大学最美教师;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尹海立,男,1972年生人,山东金乡人,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兼任山东省武术运动协会常务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常务委员,国家武术研究院科研委员会委员,国家武术研究院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术散打国家级裁判员、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员、健身气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国和国际性健身气功比赛中,历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总裁判长。

1996年始就职于鲁东大学体育学院,2014年任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受山东省委统战部选调,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挂职副局长。主讲的《传统体育养生学》为鲁东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18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传统体育养生方法导论》教材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武术社团参与社区健康促进的行动机制研究》(2017-2019);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基于山东省全民健身中健身气功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2009-2011)与《城市社区传统体育社团的福利功能与组织效能研究》(2015-2017)、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项目虚设与文化缺失: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2012-2014)、国家武术研究院重点项目1项:《免费义务教育体制下武术馆校经营及发展模式研究》(2008-2010)。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专著《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出路》(2012);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传统体育社团的福利功能研究》(2017)和《武术社团参与社区健康促进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2020)。第一位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

2011年获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百名先进个人”,2012年获中国武术协会“先进工作者”,鲁东大学“中国武术协会一级单位会员”“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考评点”“中国健身气功科研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科研平台负责人。

李海英,1970年生,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鲁东大学“言语矫治与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语言治疗师;中国社会语言学等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语言障碍专委会常委,“语言治疗师职业能力发展学组”成员,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言语康复技能认证”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社会语言学和儿童语言康复等。

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2项、省社科等其他课题多项,发表论著40篇(部),曾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一等奖等奖项。多次在年终考评和教学创优中被评为“优秀”,获“鲁东大学十大‘优秀班主任’”“鲁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2020年所负责的《言语治疗》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国赛金奖。连续多年指导学生获得“创青春”“挑战杯”和“互联网 ”山东省金奖、特等奖。

自1994年进入鲁东大学文学院,26年来,李海英老师始终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兢兢业业、克尽所能地去追求做一个更好的大学老师,言传身教、不敢稍有懈怠,惟愿不负高处的星空和深处的灵魂。

本次省级教学名师评选,旨在培育和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育人效果显著、学术成就突出、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学名师,带动全省广大高校教师践行“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为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师资保障。

截至目前,鲁东大学已有省级教学名师16人、校级教学名师39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把一流师资培育作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和激励带动效应,共同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打造一流课程,构建高水平团队,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