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张爱玲的三段爱情」

互联网 2023-02-09 09:21:1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近代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张爱玲的三段爱情」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1955年,张爱玲离开香港到达美国,此后除了短暂回过香港,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那里。

传奇——张爱玲

她的后期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写作、翻译、学术研究三个领域,其具体成就,包括以《小团圆》为核心,创作了一批包括《色戒》在内的优秀小说;将《海上花列传》从吴语翻译成汉语普通话和英文;对《红楼梦》的研究,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为《红楼梦魇》。

以《小团圆》为主的中文写作

1965年,“皇冠”创办人平鑫涛在香港遇到宋淇,宋淇向他推荐了几位香港作家,其中就有张爱玲。于是,张爱玲与台湾正式“皇冠”结缘,此后,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交由“皇冠”出版。我认为在张爱玲后期创作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张爱玲英语写作的失败,也标志着她的中文创作进入了名副其实的第二春。

《小团圆》书影

从1967年“皇冠”出版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怨女》开始,十余年间,陆续为她出版了《半生缘》、《秧歌》、《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半生缘》大约是张爱玲知名度最高的小说,因为拍过电视连续剧,而且也比较通俗易懂。张爱玲本人对这部小说不怎么满意,“书信集”里1968年6月,她对宋淇说,“《半生缘》也是无以为继,我写一部琼瑶可以写一百部。”这就是说,她把自己这部小说视作与琼瑶小说性质相同。不过我觉得这未免有些妄自菲薄,《半生缘》不管有什么问题,琼瑶所有小说里,恐怕也挑不出一本能达到它一半水准的作品。

七十年代中期,张爱玲开始发表了以《色戒》为代表的一批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知名度也很高,因为后来李安将它拍成了电影,汤唯也由此成名,看来作家要想出名,最后还是要靠影视。“书信集”里关于这部小说的讨论很多,因为是以上海为背景,张爱玲特别担心自己记忆有误,故事里出现差错,,跟宋淇进行了多方讨论,甚至画出了地图,1975年1月讨论过,1977年4月居然还在讨论地点问题,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态度实在是太认真了。

《色戒》剧照

皇冠出版社待张爱玲确实不薄,这从宋淇给张爱玲的信中屡屡夸奖平鑫涛仗义就能看出来。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书信集”中就经常出现稿费的话题,大致来看,“皇冠”每年平均支付给张爱玲的稿费是2000美元,有时还会翻倍。这些钱让张爱玲在国外的生活明显改善。皇冠并不是把张爱玲看做普通作家,而是绝对的尊重。比如张爱玲只是提到在写一部新书《小团圆》,皇冠二话不说先预付了一大笔钱。

八十年代,张爱玲在港台图书市场占据着醒目地位,“书信集”1981年10月,张爱玲对宋淇说,“我居然跻身于琼瑶、三毛、高阳之间,真悬得汗毛凛凛,随时给刷下来。”这是在宋淇给她汇报图书销售情况时,她做出的回应,看似玩笑,其实里面是暗含欣喜的,毕竟作者都愿意看到自己的书能够畅销。

《小团圆》在张爱玲生前没有出版,这从“书信集”里可以清楚找到原因,是宋淇极力劝说的结果。1975年,张爱玲给宋淇夫妇的信里提到,自己正在写长篇小说《小团圆》,因为之前胡兰成写了《今生今世》,里面大讲他与张爱玲的婚姻,令张相当不满。写这部小说,也可能是想站在当事人立场,做出澄清,以免世人只能听到胡兰成的一面之词。

几个月后,18万字的《小团圆》手稿就寄到了香港。邝文美、宋淇夫妇自然是马上拜读,读完后,宋淇给张爱玲写了一封长达6页的信(1976.3.28),里面主要说他的顾虑,担忧此书的自传色彩太过明显,出版以后会被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同时也担忧正急于在台湾翻身的胡兰成,借此作品宣传他自己。宋淇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1976年台湾再版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时,就在书的扉页上拿张爱玲做广告,广告语很扯,“较劲道,比本领,他彻底被击败了。但是,他赢得了一代佳人的垂青……”这什么玩意儿啊。

宋淇劝张爱玲慎重对待《小团圆》,不要让这部作品毁了自己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丢掉中文出版的市场。他在信里苦口婆心说,“上面的话是经过一番痛苦深思才说的,完全是为了保障你既有的成就和目前的新机会——后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从来没有干涉别人写作的习惯,尤其对你,相信你不会怀疑我的出发点。”

张爱玲听从他的劝告,放弃了出版《小团圆》的念头,后来在立遗嘱的时候,要求销毁这部小说。

前面也说过,幸好遗嘱执行人宋以朗先生经过反复权衡,最终没这么做,而是出版了此书。有人说,这个做法是不尊重死者意愿。我不同意这观点。

张爱玲遗产守护人,宋以朗

首先,从宏观的人类历史文化角度考虑,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创作,就具有独立的生命力,甚至脱离作者掌控。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大众的共有物,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如此。尤其在作者去世后发表遗作,情况更加不同,一些作者原先的主观想法就不成立了,比如担心发表作品会影响她今后的写作啦,会勾起对自己难堪生活经历的回忆啦等等。想想如果布罗德当年要是遵从好友卡夫卡的遗嘱,销毁那些小说,而不是将其保存整理出版,那世界文学将遭遇多么重大的损失?《小团圆》也是同理,以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所处的地位,这部小说无论她个人满意与否,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次,《小团圆》是一部很能代表张爱玲后期创作风格的作品。纵观她的全部创作生涯,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让我列举几部代表作,我想应该是: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秧歌》、长篇小说《小团圆》。早期的张爱玲与后期的张爱玲,文学理念变化很大,她在后来评价自己早期创作的时候,批评得相当严厉。这是一个作家不断进步的标志。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传奇》和《小团圆》风格变化明显,后期的张爱玲越来越不喜欢传奇色彩的故事,反倒倾心于平淡自然的风格,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前期创作如果像《聊斋志异》,后期创作更像是《阅微草堂笔记》,甚至《世说新语》。她在后期生涯里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海上花列传》这部书里,就是个人风格喜好转变的另一个证据,因为这部小说简直是平淡如水,后面咱们再细说。

最后,《小团圆》除了文学价值,也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因为它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小说的具体情节上或许免不了文学创作的手法,加工渲染提炼,可是在心理描写及看待事物的眼光和价值判断方面,它绝对是真实反映了作者的所思所想,对后世研究者很有价值。

那么张爱玲为何最后要求销毁这部凝聚了时间和心血的小说呢?以下说一点我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啊。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都会不由自主想起一首宋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咱们试着用这首词去分析一下张爱玲的心路变化,你就能明白,到了晚年,红尘已远,故人已逝,那些曾经搅扰作者梦魂的爱恨情仇,忽然间就变得不重要了。既然都是自己个人的私事,既然风过无痕,波平如镜,那么不如干脆让它消失掉算了。就是这样。

沉醉于《海上花列传》的翻译

下来讲讲张爱玲对《海上花列传》的翻译,一方面将其翻译成英文,另一方面将其吴语翻译为普通话,相当于做了两重翻译。既让西方读者开阔了眼界;也让广大中国读者可以轻松阅读《海上花列传》这部不太出名的小说,这部书也被拍成了电影,名叫《海上花》,导演侯孝贤,大牌明星刘嘉玲、梁朝伟、李嘉欣等的加盟,极大推动了《海上花列传》这部书的知名度。

剧照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但是非常有意思,这部书虽然写的是妓院,你会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色情描写,那些有钱男人仿佛并不是在妓院里寻找声色刺激,反倒更像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妓院有点像另一个家。这一点此处不展开说了。

《海上花列传》是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因为方言原因,这部书一直不大有人看。但是张爱玲认为,采用吴语并非《海上花列传》不能风行于市的唯一原因或重要原因,更大原因是国内读者普遍对“平淡而近自然”的叙事风格缺乏阅读兴趣,觉得没意思,所以不想看。

可恰恰是这种平淡近自然的风格,让张爱玲很喜欢这书。1967年她开始英译这部小说,之后在“书信集”中屡有提及,我的感觉是,宋淇对于这件事有保留意见,他还是希望张爱玲继续写小说,不过宋淇是个很知道分寸的人,并没有说得太多。直到1981年,该书英译稿才初具规模,加上夏志清的帮忙介绍,张爱玲把它交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但在第二年又放弃了出版的决定,因为似乎是张爱玲希望多点时间让代理人看看书稿,同时翻译修订也还有很多工作,因此暂时搁置,之后就一直搁置下来。

《海上花》剧照

《海上花列传》英译本没有出版,反倒是1982年,国语本《海上花列传》在台北《皇冠》杂志连载,1983年11月又由皇冠出版单行本,后来收入《张爱玲全集》,分为上下两册,《海上花开》《海上花落》,这个书名,宋淇很喜欢。

张爱玲在《译者识》中写道:“《海上花》在十九世纪末出版;民初倒已经湮灭了。”“我等于做打捞工作,把书中吴语翻译过来,像译外文一样,难免有些地方失去语气的神韵,但是希望至少替大众保存了这本书。”她还说,“虽然不能全怪吴语对白,我还是把它译成国语。这是第三次出版。就怕此书的故事还没完,还缺一回,回目是: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这也是对她自己十多年辛苦的总结。

《海上花列传》的英文译稿此后没有消息,很多人以为丢失了。直到1997年,邝文美将一些张爱玲遗稿捐赠给了南加州大学的东亚图书馆,其中包括一部分英文打字稿,从中发现了《海上花》英译稿,由于不完整,于是由孔慧怡进行完善。2005年,英文版《海上花》(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终于还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爱玲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假如她地下有知,应该也会感到宽慰吧。

痴迷《红楼梦》

最后说说红楼梦研究的话题。在张爱玲与宋淇的往来书信中,关于《红楼梦》的讨论占了相当篇幅。

中国现代文人多少都有《红楼梦》情结,除了自身创作之外,如果要搞点什么研究,《红楼梦》是首选,因为读得熟呀。张爱玲自言平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她从十一二岁开始看《红楼梦》,当时还写过《摩登红楼梦》,当然是小女孩闹着玩啦。

1954年张爱玲在香港读到根据脂评,研究小说八十回以后故事的“红楼事”,有石破天惊之感,仿佛久别重逢死而复生的老熟人;六十年代她又打算写作电影《红楼梦》剧本,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资料和属于自己的解读。她对《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已经熟悉到,不用特别留意,“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跳出来”。因此她的研究与其他红学家不同的,她完全是就书论书,从小说各种版本的字里行间寻找线索,进行合理推断,尽量还原曹雪芹原意,这份研究工作延续了十多年。

她真的很任性,因为那段时间正好是她刚回到中文写作,势头正猛的时候。宋淇在书信里一直对她说,让她赶紧写两本畅销的小说稳固地位,但她心思全在《红楼梦魇》,结果这本书在皇冠出的书里面卖的是最差的。

《红楼梦魇》书影

顺便说一下,张爱玲是坚持将《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分开看的,她曾说过,小时候就发现,一进入八十回以后,越读越不是味儿。这个我是深有同感,在我看来,前后风格差异过于明显,因此我已经很多年没再看过后四十回了。张爱玲究竟有多不喜欢后四十回呢,咱们看看1968年10月她给宋淇的信里,在长篇大论《红楼梦》相关话题后,谈到夏志清的观点,这样说,“志清新出的书上说曹雪芹后来想必撇开脂批,不受干涉,放手写了后四十回,我看了气得半死。”

有趣的是,宋淇也是个红楼迷。他研究的领域更广,比如他将《红楼梦》与西方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横向比较,认为简奥斯汀笔下的人物,一开始就基本定型,前三分之一,读者就清楚伊丽莎白是怎样一个女子。可《红楼梦》塑造人物不是开门见山,以探春为例,第三回探春问宝玉顰顰的典故;第18回元春省亲时探春写诗;第37回探春起诗社;第40回,探春居所的描述;第55、56回,探春料理家务,她的见解、才华、能力才全面呈现出来。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宋淇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是下了大工夫,最好玩的是,他在给张爱玲的很多信里,都不厌其烦地谈自己红学的新发现,1973年9月6日的信中,他写道,“我写了一篇《新红学的发展方向》、《论大观园》,不知寄过给你没有?此二文较以前更能见到我的功力,我说此话丝毫没有自负之意。我相信将来我一定可以列位第一流红学专家而无愧。”老头儿还是挺可爱。

对此,张爱玲回复,“《论大观园》是真好到极点,又浑成自然,看了不由得想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果没经你写出来,仿佛总觉得应该有在那里,其实连近似的也没有过。你9月6日信上说的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