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娟老师谈朗诵艺术「朗诵作品的分析与技巧」

互联网 2023-02-08 22:55:5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姚锡娟老师谈朗诵艺术「朗诵作品的分析与技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与姚锡娟老师结识掐指算算已有十多年了。姚老师是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的常驻艺术家,几乎每年都来参与。我从导演助理做起,到执行导演到总导演,每年都会和姚老师欢聚在艺术舞台上。2015年太平洋影音制作姚锡娟老师的艺术讲座及作品专辑《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又是亲历者、参与者。有幸近距离感受姚锡娟老师的舞台朗诵艺术,收获良多,在自己登台表演遇到困难时,也会私下向姚老师请教,姚老师总是亲切耐心又精准点穴似的直击要害。我写了焦晃朗诵艺术中的“像”与“不像” 发给姚老师看,姚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顺势询问,想写一篇您的作品赏析您同意吗?姚老师回答说,有趣,欢迎写来。这才有了动笔的勇气。可是一旦动笔,发现千言万语有点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篇先从画面感说起吧。

基本概念:

什么是画面感?顾名思义,是鲜活的视觉形象。

如果是影视作品这类依靠画面叙事的艺术,画面已经有了,画面感更强调这个“感”字,有感觉、打动人、美好的画面。

如果是文学、有声语言表达这类本没有画面,靠文字、声音叙事的艺术,画面感至少要分为“画面”和“感”。首先要有画面,然后还要有感觉。

朗诵艺术依托于文学,作家把自己驰骋的想象、胸中的丘壑化为文字,朗诵者首先要深入理解化为己有,然后需要用自己的声音把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当语言充满了画面,才会让听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把听众引领到作家营造出的情境中。

如何用声音营造画面感,是朗诵者的必修课。今天着重聊聊具体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语言呈现出画面。

想象力和信念感是支撑有声语言画面感的基石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面对作家的文字创作,朗诵者需要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理解,还需要联想、合理想象,结合自己的经历、经验,在调动相通情感时甚至可以想象对自己触动大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而非作品里的画面。

信念感是相信这种感觉,相信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基于作品所联想和想象的画面,朗诵者自己要相信,且不是一般的相信。信念感有强弱之分,信念感不强,就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舞台朗诵,台下观众的很多反应表演者是可以即刻感受到的,正面的反应会鼓舞表演者,负面的反应让人气馁。不管是鼓舞兴奋还是沮丧气馁,如果不是作品需要的情绪,都是干扰。朗诵者需要有强烈的信念感,沉浸在作品中。有时全情投入会把朗诵者的视觉、听觉减弱甚至关闭,完全在作品中,看到、听到的只有作品里的人和事,忘记了现场观众。但更多时候,朗诵者依然有一个超脱于表演本身的自我,能够审视、监控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能够看到、听到现场观众的各种反应。当有观众正面反应时,比如观众被感动到啜泣,一方面朗诵者要冷静克制继续在作品中,另一方面,可以在节奏上微微调整,留给观众一点时间。当观众有负面反应时,比如窃窃私语,朗诵者要用更加强烈的信念感相信作品,相信剧场已经被这种信念笼罩,用真切的感情把走神的观众凝聚回来。

下面以姚锡娟老师的朗诵艺术为范例,说明基于想象力和信念感的画面感呈现方式。

姚锡娟,著名表演艺术家、话剧演员、配音演员、朗诵演员。

1941年8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至广州市羊城话剧团当演员。1981年涉足影视译配工作,几十年来为数十部国外影视片配音。1985年因译配《血疑》中大岛幸子一角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和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先后为《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海蒂》中的小海蒂、《霍元甲》中的秀芝等人物配音。

1985年首次播讲古典长篇名著《红楼梦》,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文艺节目奖。1991年荣获中国话剧研究会颁发的“金狮奖”。1994年以中国广东戏剧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赴美国参加“奥尼尔在世界舞台上”的活动并出演奥尼尔名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女主角玛丽,1996年荣获广东戏剧家协会颁发的首届广东戏剧家突出贡献奖。继1993年在广州举行 “姚锡娟艺术语言欣赏会”之后,2004年推出十张系列CD《回眸一笑》,汇集其语言艺术精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广东话剧院艺术指导,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广东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姚锡娟老师一直活跃在朗诵舞台上,2016年梳理总结自己的朗诵艺术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姚锡娟朗诵艺术讲座/姚锡娟朗诵作品赏析专辑。

浅析姚锡娟朗诵艺术关于画面感的呈现

1、调动真情,从登台之前开始。姚锡娟老师非常重视真情实感,这比外部的语言技巧更加重要。大家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不善言辞朴实的农民可能比一个口若悬河油滑的白领更能打动人。质朴真实的感情需要朗诵者真实真诚地感受作品、感受生活。这种真诚不是从踏上舞台那一刻才开始的,是从准备稿件的时候,甚至平时生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艺术家们常说“做艺先做人”,《中国播音学》里说的“广义备稿”也是这个概念。2、角色语言,不仅是声音的区分。很多朗诵作品中会有多个人物角色出现,应该如何处理?姚锡娟老师的声音造型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在《鸟与人》作品中,她一个人把讲述者、老鸟、小鸟、贪婪的人不同的声音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但她不满足于仅仅是声音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姚老师曾播讲过《红楼梦》,我问姚老师小说中那么多人物,男女老少,您怎么去做人物区分呢?姚老师谦虚地说,男女老少好区分,但那么多年龄相仿的年轻女子,我没有能力为每一个人物设计一个特别的声音,重点是区分她们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比如丫鬟和小姐身份感不同,性子急的性子温和的情感不同,当分析清楚每个人的身份性格等特点,抓住个性了,人物感觉就有了。3、感同身受的身份感带入。朗诵者这个“我”到底是谁?朗诵者站在舞台上,当然是你自己,但如果找到了和作品的感同身受的结合点,会让观众更容易被带入。姚锡娟老师曾经朗诵过梁实秋的《中年》,梁实秋是男性作家,作品中从男性视角看男人、女人到了中年的情境。姚锡娟是女性艺术家,必须要找到人性的感同身受,而不一定非要和作者完全相同。当姚老师每次说到“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轻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轻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观众都会忍俊不禁,大家感受到的是一个女人的自我解嘲,一个女人的无奈却又接受时光易老的达观。观众已经忘记了这是一个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只感受到这是一个中年女人的现场吐槽。4、道具设计精巧准确。朗诵一般不用道具,如果作品需要,又能帮助表达,设计道具时必须精巧准确。姚锡娟老师曾朗诵过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个盲人作家的憧憬,假如她只能有三天看见光明,她会如何安排这三天的时间。姚老师选择了一副墨镜作为道具,她戴着墨镜默默上场,真像一个眼睛受伤的人,当说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充满憧憬地摘下眼镜,彷佛世界都变得光明起来。道具仅用了这一下,足够了。上一篇提到的焦晃朗诵《出师表》也设计了一个小道具,就是拿在手里的一个纸卷,像奏章,又不是,全程并未再做任何道具展示和说明,只是拿在手里,有了那么一点代入感,足矣。5、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艺术的世界极其丰富,都在给人类提供美的享受。任何艺术门类都不应固步自封,所谓的分门别派是赏析时的归类,不能作为不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借鉴的借口理由。姚锡娟老师自幼喜爱戏曲,但并未想过把戏曲表演融入朗诵艺术,直到要演播《红楼梦》,以及后来在舞台上朗诵《红楼梦》片段。演播时她曾借鉴评书艺术,用了说书人的一些方法。登台朗诵时她借鉴了一些戏曲的手势动作。作为古典文学名著,要一字不改的朗诵或演播,不是戏说,不是白话,如何让观众融入到作品情境,这些外部技巧的使用,起到了辅助作用。有韵味,不出戏。

以上五点是我斗胆分析了姚锡娟朗诵艺术中增强画面感的五个方法,供所有朗诵爱好者参考。参考视频《中年》来自网络。蓦然一惊,已是中年。

想听姚锡娟老师讲解朗诵艺术,可以关注《未成曲调先有情》。

2020年作者与姚锡娟老师合影

姚锡娟老师的“门槛”,门里门外的选择都源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达式常朗诵艺术赏析——表演还是朗诵?

焦晃朗诵艺术中的“像”与“不像”

浅谈丁建华舞台朗诵中的饱满

嗓子不好可以练习朗诵吗?

雨霖铃 项尚(7岁)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