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歌谣「永恒的歌声」

互联网 2023-02-08 09:21:1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不朽的歌谣「永恒的歌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 | 周皓

听到不同年代的歌声我感到特别亲切,同时也构起了我 对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 由于从小就喜爱歌曲与音乐,可以 说是在歌声中长大的,不仅仅是怀旧,鎸刻于心灵的音符与 旋律挥之不去。

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刚开始, 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有线广播,每天清晨会响起 《东方红》 乐曲作为开播的前奏,晚上 约八点半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周而复始、 耳熟能 详。家住北门朝东埭,入睡前,北丽桥处播放《洗衣歌》, 音乐声穿过月河悠扬而清晰。那时哥姐们都爱唱 《莫斯科郊 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等苏联歌曲,曲调委婉深情很浪 漫。

上小学三年级时, 儿歌《火车向着韶山跑》受到了老师 和同学们的喜爱,教数学的张老师平时比较严肃很有威信, 她上课时同学们不敢做小动作, 见她比较怕, 因其鼻梁高而 挺拔,背后取绰号都叫她高鼻头张老师, 张老师的爱人是解 放小学的音乐老师, 很有音乐天赋, 他擅长拉手风琴,为了 排练 《火车向着韶山跑》 舞蹈节目, 张老师将爱人请到了学 校帮助一起排练。

同学们似长龙般的队伍并用手势模仿车轮 行进的场景仍浮现在我的眼前,舞蹈队形变化、 节奏明快, 舞姿优美,在学校文艺汇报演出中获得成功,引来台下一片 喝彩,之后, 张老师夫妇还给我们排练了《小八路见到了毛 主席》,演员为 2 男 2 女,角色分别是警卫员、勤务员、卫 生员、宣传员, 我扮演了勤务员, 说唱、化装、服饰一体化, 台词朗朗上口, 记忆犹新至今还能背诵。

我是一名勤务员, 我有最幸福的那一天, 问:哪一天?那是 1938 年,我跟首 长来延安,一路上,我蹦蹦跳跳走得欢, 只欠首长的马儿跑 得慢……。

七十年代初,八部样板戏盛行, 学校每年轮番组织观看, 对剧情已是滚瓜烂熟,到了厌倦的地步,象沙家浜中阿庆嫂、 与胡传魁、刁德一的《智斗》,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许多片段,不但家喻户晓而且人人会唱。

有一年,嘉兴教育系统在勤俭路上的人民戏院内召开千 人大会,会议结束,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唱《国际歌》, 激 昂的歌声回荡在戏院内震耳欲聋、庄严让每一个人肃然起 敬, 磅礴气势震撼心灵,《国际歌》 是世纪之歌、它改变了 整个世界。

文革中红歌有千万首, 有的文艺工作者把毛主席的语录 都谱了曲, 并在百姓中广泛传唱,真的有才,于会泳创作的 《社员挑河泥》 将群众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 使作品为大家 特别是农民兄弟的喜爱,他因追随“四人帮”官至文化部部 长, 由红极一时到一落千丈,符合物极必反辩证法的原理。

文革将要结束前,广播中经常在播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高楼万丈平地起》等陕北民歌,这是对八部样板戏单调、 枯燥的补充吗? 不得而知。

1979 年 2 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1985 年民丰团委 邀请到了在市荣军疗养院反击战中残疾军人陆秋生到厂里 为团员青年作报告, 因陆秋生高位截肢不能行走,团委干事 戴建耀双手将他抱起,一口气上了科技五楼,英模回顾了激 烈的战斗场景。

他说, 上了战场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连续的 行军作战十分疲劳,困顿到有时走路也会打瞌睡,为此他们 在夜间行军中想出了土办法很管用,战士们都把双手放在前 一名战士的肩膀上, 这样即可行军不掉队又可短暂休息两不 误。

他还说,部队不管到那里, 只要一听到枪炮声音,战士 们会立刻神经绷紧进入临战状态,时刻准备投入新的战斗, 他的双腿是在冲锋路上踩到地雷被炸断的。

报告厅里座无虚 席,一会出奇的安静只有陆秋生讲话的声音,一会儿爆发出 热烈的掌声。 1986 年,董文华《血染的风采》唱出了军人的 情怀,也唱哭了亿万观众。

当时,电影插曲为歌曲的百花园增加了靓丽,印度电影 《流浪者之歌》、南斯拉夫电影《啊、朋友再见》,国产片中 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怀念战友》、 刘三姐插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十分脍炙人口;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手 握一杆钢枪》、《渔家姑娘在海边》等歌曲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当年, 有一首好听歌曲就会刮起一股传唱的旋风,几乎已成 了不变的规律。

对 日本民歌 《北国之春》,我情有独钟, 七十年代末, 弟弟周晨初中毕业考中专,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名列嘉兴地 区榜首并被浙江省邮电学校录取,他当时还刚满 15 岁就背 井离乡踏上了去杭州漫漫人生奋斗的征程,有一次, 我去学 校看望,偶然听到他哼唱《北国之春》,歌曲十分感人和深 情, 同时也深深吸引和感动了我,我不但记住了歌名, 还学 会了吟唱。

到了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歌曲开 始洋为中用、 轻音乐的元素结合到了曲子当中, 进行了 中西 合璧的创新,校园歌曲以节奏欢快风靡一时,《外婆的澎湖 湾》、《军港之夜》、《乡恋》等是其中的佳作。

《年青的朋友 来相会》 由谷建芬老师作曲受到了青年朋友的追棒, 也是团 组织搞活动时的必选歌曲,唱出了青年人的心声和新时代的 强音,歌词还随着时代变迁不停变更,原创歌词 “光荣属于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到了九十年代被改为了“光荣属于九 十年代的新一辈”,好的歌曲与其它艺术作品一样, 能影响 几代人和起到励志的巨大作用。

1986 年,我到衢州去参加浙江省团委书记培训班,毕业 那天举办了联欢会, 晚会上,一百多名团干部们分别来自全 省各厂矿企业和高校团委,他们个个能歌善舞一展才艺,有 新疆舞蹈《大坂城的姑娘》、有高山族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有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还有手风琴独奏《喀秋莎》等, 表演中人才济济,节目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晚会的压 轴歌曲是 《难忘今宵》,唱出了团干部们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邓丽君的歌声甜美与自然,《采红菱》、《 相思河畔》、《甜 蜜蜜》、《路边的野花不要採》、《何日君再来》让人百听不厌、 回味无穷,但之前是作为糜糜之音禁播的。我听过她的演唱专辑, 歌唱艺术出神入化、无以伦比, 她是站在了歌唱艺术 的巅峰,后人难以超越,歌坛巨星、歌坛皇后等称号名至实 归。 可惜, 艺术生命随着红颜薄命戛然而止。

有一年春晚,费翔演唱了 《冬天里的一把火》,说来也 巧, 那年东北森林里真的燃起了一把火,森林大火灾使国家 损失惨重。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张学友的《吻 别》、《情网》,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梅艳芳的《女人花》 等等一大批的歌坛新秀开创了香港的艺术春天。 情歌 《萍 聚》、《一路上有你》、《千年等一回》、《味道》、《宁夏》、《无 言的结局》,军旅歌曲《小白杨》、《咱当兵的人》等都成了 演唱会首选和卡拉 OK 的宠儿,

歌曲唱出了每个时代的主旋律,不朽的旋律穿越时空伴 我成长!

周皓 随笔

2022 年 7 月 28 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