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新作「新喜剧之王跌落神坛」

互联网 2023-02-07 14:54:4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姜文 新作「新喜剧之王跌落神坛」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姜文是一个极有个性但是导演水平一般般的极度自我中心的导演,这是目前我对姜文的定性评价! 至于说看不懂姜文的电影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姜文电影不是拍给大众看的。针对这种说法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那为什么在普通大众为主的影院播映?直接去参加艺术电影为主的小众电影节不完了?!。第二种说法就是看不懂的观众自己素质低!针对这种说法我就问一句:为什么斯皮尔伯格,诺兰,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广大观众都能看懂,难道这些顶尖导演水平不如姜文?他们的作品思想性比姜文低?! 到底是观众理解力差还是导演装逼,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能把高深的思想用普通大众喜闻乐见,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导演才是真正的好导演!!! 最后必须说针对姜文这种自我中心傲娇病最好的药就是去看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工作讲话》50遍起,想明白为谁拍电影?为什么拍电影?这两个问题!!! 自我中心的人不被认可太正常,但是给自我中心披上一件高深莫测的画皮就是真low!!!

说真的,自我陶醉的一部电影,隐喻都看明白,可又如何,讲故事讲的如此平庸,先把故事说好了,再放入隐喻才好吧。 台词风格一贯的姜文特色,毫无新意,主角和蓝先生的各种象征又如何,故事烂了,其他都扯淡。姜文竟然还加入扔手榴弹这么脑残的情节……穿插了那些梗又如何,这就是好电影了? 太多人潜对姜文有了过多的迷恋和崇拜了吧,。 最后复仇的场景,对称下极度的唯美,以为是一场惊艳的复仇大戏,可为何根本一郎要设计的如此二逼,为何要加入自以为幽默的语言。 对姜文有太多的期待,中国独特的一位导演。现在觉得是很独特了,但跌下了在我心中的神坛。 坐等贾科长吧。 从影院出来,其实感觉有点点失落。最喜欢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接下来是《让子弹飞》,这部排在后面吧,主要感觉塑造的太英雄了,有种手撕鬼子的既视感。有些情节完全是为了搞笑一样,特别最后决战的时候,个人感觉纯粹是没意义的搞笑,但也有人可能会从我不喜欢的这段情节里收获到新的认知。每部电影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最触动我的是女裁缝说,复仇有重重困难,感觉自己做不到的那些方方面面的障碍,都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如果真的去做了就没有做不到的。都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实践和箴言是两码事,这部电影给我的触点是,相信自己,成事在人,谋事在人。 相声和段子的合集,看的人很尴尬,虽然笑了几次,但总觉得是被硬挠了胳肢窝,电影有内涵是好事,但首先得拍得好看吧,否则就是自high,这片节奏是个大问题,看得人老是出戏。还有露骨地骂影评人文盲、太监,让人觉得姜文一点都不大气,令人失望,仔细一琢磨,其实姜文骂的不光是影评人,他把所有看完电影喜欢评头论足一番的影迷都给骂了,想想他的那句影评人太监论吧。

此片,很姜文!喜欢他电影特有的节奏感,故事简单,是非了然。浓油赤酱的烹饪,喜欢的自然入迷,不适也十分正常。口味不同,无须多言,懂你,自然爱!(顺便提下周韵,永远的清澈,和小伙子搭戏,那么恰如其分,纯!),呵呵! 姜文把自己理解的侠隐拍出来了,一个纯爷们的真实思想,死也要死的感觉有后手,其实就是讽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太假太装逼,拍的很隐蔽,很让人摸不到头脑,你别把他当电影看,当段子一段段的自我重组下看看就能好点。姜文还是继续着一步之遥的对这个荒诞的世界进行着嘲笑,包括他自己,估计下部戏没有公司愿意给他投资了,毕竟资本要的是效益而不是极其的深刻思考。

这部片子之所以这么多差评,可能也跟姜文个人讲述故事的手法有关吧。这部片子的带入感不强,观众看的时候触动真的不多。一个复仇的故事被讲的没有太大波澜起伏的快感,悲伤的悲伤不起来,复仇完成后,有点懵逼。就这样结束了,精彩的打斗场面结束之后并没有给你一种很爽的感觉。就觉得在看的过程中,全程隔着一段距离在听一个有很多隐喻的故事,关键讲的人还不是认真在讲,总是在关键时刻扔出几个梗。有些梗觉得挺好很适合,有些就如你在哭的时候往你嘴里扔一把糖,正在笑的时候打你一个耳光。真的很懵逼。看电影之前是看了影评的,所以大概有哪些隐喻也是知道的,所以也知道笑点在哪,可是笑点也是平平无奇,感触什么的也不太深。但是演员的演技和画面感还是很赞的。我个人挺喜欢姜文的电影的,从一开始的《鬼子来了》到后来的《邪不压正》总感觉有种越来越看不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