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美元买画卖出七千万美元「收废品的油画家」

互联网 2023-02-06 16:45:4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五万美元买画卖出七千万美元「收废品的油画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近,巴宝莉为庆祝英国女王白金禧年,推出了一系列庆典活动。

女王70年来为英国兢兢业业,按理来说,巴宝莉这事办得,不孬。

但当我看到巴宝莉整的这悬浮草场装置,

吐槽欲“噌”一下上来了。

有一说一,巴宝莉对环保的理念真的独此一家。

为了以防别人说装置不环保,巴宝莉特别交代,悬浮草场全由再生塑料建造。

草场的所有植物下岗后都将再就业,一个零废物装置,妥妥的“福报”。

可是你看,两岸桥底下,这座孤零零的悬浮草场,像不像一座流动的巨大坟墓?

这东西,要让我奶奶看见了,怕是得吵着闹着非要全家来上柱香不可。

当年李宗盛“漂洋过海来看你”如果撞见这玩意,估计要再花半年积蓄连夜赶回去。

也难怪网友在底下吐槽:

“这个装置是对他要表达主题最好的讽刺。”

巴宝莉的环保,突出的就是一个大费周章。

环保的初衷很到位,活动办得也很好,但下次还是别做了。

看了巴宝莉的环保,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奢侈”。

环保难道真的需要这么大手笔?我去看了看其他品牌的环保宣传,才算是安了心。

谈起垃圾污染,麦当劳首当其冲,屡屡被人拿出来鞭尸。

原因也很简单。在一众垃圾中,麦当劳包装上一个大大的M,太扎眼了。

对一个大品牌来说,在垃圾污染这一块当了大哥,领头羊,始终不是什么光彩事儿。

麦当劳思来想去,行,不是都说我垃圾多吗?我直接用垃圾做广告。

地上有麦当劳垃圾,先给拍张艺术照,将丑事全部公之于众。

再加上麦当劳独特的“金拱门”标志,宣传环保顺带自家品牌,一举两得。

也算是知耻而后勇了。

不仅如此,麦当劳身体力行,组织了数次环保清洁活动。

工作人员穿上印有自家logo的环保服一起出动,来一次垃圾大扫荡。

宣传环保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有用。

与之相对的,肯德基也推出了自家独创的环保法门。

既然大家都认为包装是垃圾,所以才丢掉,那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把食品包装垃圾,变成可食用的包装。

可食用咖啡杯,我甚至为它想好了标语,“早餐,一杯就够了!”

可食用玉米碗,不仅有创意,既省了丢垃圾的麻烦,也权当加加餐。

甚至是一整套可食用的汉堡包装纸,大成之作。

拜托,当着朋友的面一口把汉堡连带包装咬掉,真的超酷的诶!

肥宅快乐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也曾在户外打过环保广告。

用标志性的白色丝带化作弯曲的小手,用食指指向特意打造的垃圾桶。

广告还被投放在了垃圾的重灾区——音乐节。

估计是有意引导音乐节观众,在野性的狂欢之后,保留点人性,不要乱扔垃圾。

我看了则想往垃圾桶扔罐百事。

如果品牌的环保广告尚且不够有趣,看看英国的Hubbub组织。

在循规蹈矩地宣传环保重要性,却脸贴冷屁股后,Hubbub组织选择从垃圾源头做出改变。

他们在街头安装了一个烟头投票装置。

巧妙地利用“人都爱凑热闹”的心理,将烟头转化为自己的观点武器,输出到装置中。

(别名:C罗与梅西烟民粉丝诱捕装置)

还有黏口香糖装置。

据传每一张公共桌椅下面,都黏着不下5处口香糖。有些老口香糖甚至在多次大铲除中活了下来,历史悠久。

知道每年清理口香糖要花多少钱吗?

把口香糖黏上去,黏板子上,你会得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答案,5600万英镑。

相当于4亿多元人民币。

有趣的事物,总是更能抓住人的眼球。

相比巴宝莉,我更相信,这些兼具创意与趣味性的环保宣传方式,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环保除了宣传,还需要行动。下面这个哥们,就用艺术来诠释了环保的含义。

他画死去的鸟,细腻的笔触雕刻出胸膛已无法起伏的呼吸,四肢僵直,任血流了一地。

他画断头的鱼,眼里还残留死前的错愕,一番垂死挣扎之后,大嘴依旧久久无法合闭。

他画濒死的脸,苍白是主色调,诡异是脸上的紫青,充满血色的眼,与唇里的红一样艳。

这幅莫奈的《睡莲与日本桥》,他把光与影交织,树的倒影成了水的轮廓,还挺有印象派的味道。

然而,以上画作皆由一位老哥,用垃圾一点点拼接构成。

梵高的《星空》,经由他手后有星光流动,但走近一看,全是垃圾布头...

而莫奈那副《睡莲与日本桥》,诗意的尽头,俨然是海绵宝宝玩偶。

他叫tom deininger,一位垃圾艺术家。

汤姆自小不爱玩具,却热爱画画,爱逐好浪。

为了取悦父母,他去了一个靠近冲浪圣地的学校,主修美术。

他年轻时辗转多地,最后选择住在美国罗德岛,开始创作垃圾艺术。

正面看是一只鸟,宛如平面,侧面却藏着红色系的钢铁侠,蜘蛛头罩。

二维的画面,却由三维的垃圾堆成视觉的平原,这需要多丰富的空间想象力?

视觉错误是他如臂使指的魔法,垃圾能拼接出人精致的五官,

他却让你换个角度去看,看每个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他尝试从垃圾堆中解构自己。

攒了两个月没扔的垃圾,他干脆用来做了个自画像。

他让自己代替垃圾发声,垃圾堆得越多,他的咆哮就越有力,越深沉。

这只猫头鹰,真情实意地隐藏着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快乐时光。

它承载的,不是精神上的虚无,是物质上的满足。

他捡拾海边埋藏的漂亮的贝壳,把它放进画里。

远看是贝壳藏进沙里的沙黄,近看却成了一根根被砂砾磨得老旧的香烟。

他在冲浪时瞥见了浪潮里的一抹骄阳,心中就涌现了一幅画。

他将之命名为《海浪》。

海是巨浪滔天的海,太阳是被海浪发梢吞没的亮光。

海不由海构成,海的褶皱全是塑料玩具,人造垃圾。

层层叠叠的垃圾构成一大片巨浪,如此威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幅画被他以3万美元卖出,其中50%会捐赠给拯救海湾。

他说:“这些我们认为美的东西,由我们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制成。所以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一切事物都是美丽的。”

垃圾经由他手二次创作,得到新生。

这就是一种环保。

画中描绘大自然的风光越是迷人,你就越能体会到其暴裂无声的反抗。

一个事实是,环保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

它从来不会以一种近乎高傲的姿态驾临在你头上,指使你为它卖力,出钱,不讨好。

宣传环保不需要套上奢侈的包装,劳民伤财。

他往往只需要你付出自己的小小心意。即使是,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这么一件微小的事。

或许我们没有魔法,不能让垃圾长出新芽,开出一朵小小的花来。

但我们可以做到,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够亲眼目睹大自然的美好,去观察,去触碰。

而不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人与垃圾席地而坐。

部分图片丨ins:tdeininger

责任编辑丨快乐小神仙

编辑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