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有什么演出「东北民间七大仙」

互联网 2023-02-05 13:04:3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烟台有什么演出「东北民间七大仙」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海阳大秧歌

整理者 孙衍湖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十余处乡镇,流传辐射至海阳周边地区。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结晶。1980年春,海阳大秧歌这一地道的乡土艺术登上了国家最高舞蹈学府,成为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学生必修课程。1981年9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把海阳大秧歌列为山东民族民间舞蹈重点条目。海阳大秧歌先后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30余项。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海阳优越的地域状况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肥水沃土。据《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弘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於庭,其乐融融”。

海阳大秧歌其盛行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海阳旧县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逐渐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凤城流传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已成为当时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县城凤城已是当时四乡秧歌队会集一堂竞技赛艺的中心。

海阳大秧歌结构严谨,队伍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枪、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组成;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嫚、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锢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

乐大夫是舞队总指挥,在秧歌队伍中地位极为重要,承担着指挥秧歌、活跃气氛以及点报节目的作用。在喜庆节日时他即兴作词,走在秧歌队的最前面,扮相威严、举止稳健,其舞蹈动作大都借鉴民间武术,多仿“八卦拳”、“螳螂拳”、“长拳”、“少林拳”等动作造型。

花鼓在秧歌队伍中是一支有生力量。一般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担任,鼓手们武士扮相,阳刚健美,排列在队伍最前列,为秧歌队开路、打场。表演时,隆隆的花鼓声与铿锵的锣鼓伴奏声相互汇合,增强秧歌总体气势。鼓手们步伐矫健,动作敏捷,或“踏步”击鼓、或“扑步”击鼓……,前后跳跃,左右穿插,双臂挥舞,右手持鼓槌在身体上下左右击鼓,体现英雄气概。

货郎与翠花是引人注目的秧歌角色,取材于过去货郎送货、村姑选货的生动情景进行渲染表现的。

锢漏与王大娘是观众非常喜爱的一对人物角色。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旱魃所变,它幻化为村妇王大娘寄居王家庄,锢漏是南天门土地神所变,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敦促王大娘归天。艺人们依据民间传说,选取二人由相见到相逗再至相互周旋的故事情节渲染加工,编排成一段表现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舞蹈场景。秧歌中的锢漏匠诙谐、机敏,适时挑逗王大娘,王大娘则风流泼野、献媚卖俏,二人激烈对舞,体现男爱女恋的嬉戏场面。

丑婆与傻小子是秧歌中风趣、滑稽、不受局限的人物角色。丑婆的表演以哗众取宠为要,时而疯颠卖傻,时而忸怩装嗔。傻小子与丑婆紧密配合,追扑嬉闹,取悦观众。

海阳大秧歌演出程序分为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七个步骤。解放前,舞队只扮十几个角色,主要演唱秧歌剧,舞蹈部分只为招徕观众、开路打场所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节奏缓慢的秧歌剧渐被冷落,已不占主要地位,而耍小场、跑阵式这些气氛热烈的表演程序则上升为秧歌表演的主体部分。

海阳大秧歌礼仪严谨,“礼节”被贯穿到秧歌表演中,这在其它的艺术表演形式中是不多见的。正月初一,海阳大秧歌就开始拜祖宗、拜神灵、拜尊长,再与邻村互拜,一拜就是半来个月,其拜法也各有不同,最常用的是“三出三进”,这是秧歌队员们扭得最起劲,跳得最欢快,舞得最有激情的时刻,将秧歌表演推向高潮。当拜庙、拜名人牌坊时,秧歌要行“三拜九叩”之礼,礼节肃穆、庄重,较之“三出三进”更加热烈,是海阳大秧歌表演的“戏眼”,也是最能牵动观众心神的精彩一幕。

八卦鼓舞

整理者 李朝莉

八卦鼓舞是一种集鼓与舞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上林家村一带。八百多年前,栖霞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全真派宗师丘处机曾经在栖霞创建了三处全国著名的道观,其中,为纪念他的师父王重阳而建的重阳宫就坐落于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当时的重阳宫道教建筑达上百间之多,因此又称“百间观”。据《中国古代文化丛书》记载,元代以来,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频繁,当初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阵势浩大。道教是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八卦的核心。道观的主要作用是祭神祭祖和举行宗教仪式等。而在举行宗教仪式(做道场)的过程中,需要鼓乐配合,于是便产生了八卦鼓舞。早期的八卦鼓舞内容丰富,形式严谨,由八个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正位组成,作用是祭祖、祈福、辟邪等,这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八卦鼓舞开始走下圣坛,流传于民间。

八卦鼓舞为男女对舞,由男8人、女8人组成。男为壮年,挎“八卦鼓”于腰前,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女青年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伞沿缀围多为黄色。“八卦鼓舞”纯为男女对舞,不加入任何毫无相干的人物,这就使八卦鼓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了阴阳之分,乾坤之别。在道具的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阳刚阴柔的艺术特点,以鼓为主、伞为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八卦鼓舞的步法以八卦的“八种卦位”,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卦位”和“定向”按照“八卦”中的阴阳区分,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等反差来体现,其基本步法为“禹步”。“禹步”就是夏禹之步(注:“禹步”是夏禹祭祀天地、山川、神祇祖先和求神问卜时所跳的舞步),其步法为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此步法可快可慢,可强可弱,俗称“踩八卦”。其次,还有一种步法叫“滑步”,其步法为:左脚向前滑一步时,右脚向后虚点步,右脚继续向前迈一步时,左脚后虚点步,左脚向前一步时与右脚并立后,双膝同时颤抖一次,如此反复。而“双滑步”则是在“滑步”的基础上,双脚同时滑出。另外,还有一种步法叫“连步”,其步法为正步准备,左脚在前上一步时,右脚继续再向前一步后,右脚跟上一步与左脚并立,屈伸。

“踩八卦”的基本特点为:轻、飘、蹲、转。在其舞蹈的动律中,脚要弹、膝要颤、蹲要旋、转要反。到了舞蹈高潮时,击鼓和持伞者还必须喊出“嗬、咳”或“呜、咳”的声音,此时,乐队的笙、管子、弦乐和打击乐与八卦鼓的敲击声热烈火爆,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见的有“八条街”、“双龙吐须”、“辫麻花”、“单串花”、“双串花”、“按波花”等。在队形变换中,都要以“圆”为中心,左旋必右转,转要回“圆”,“圆”中见转。这是八卦鼓舞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八卦鼓舞的道具非常讲究,主要有八卦鼓、鼓槌和伞等。八卦鼓鼓面为双面牛皮蒙面,直径约为50厘米,双面绘有八卦图,鼓帮为黑漆立彩涂抹,并装两铁环,用以拿带。不同的鼓有不同的图案,最典型的是“八仙”的八件宝贝: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蓝采和的竹篮、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笛子、曹国舅的玉板,同时还配以牡丹、菊花、水草等,色彩鲜艳,形象逼真。鼓槌由梨木、桃木制成,长约80厘米,尾部雕刻一精致龙头形象,并系70厘米长的穗头。鼓槌上还开一长约10厘米长的木槽,镶有五六枚铜钱,敲击时铜钱相击发出沙沙声响。伞为平顶、古铜色,直径1米左右,并绘有八卦图案,伞沿缀黄色穗头。

八卦鼓舞的服装色彩浓烈,古朴严整。男的头扎黄色方巾,上缀一大红色绒球。身穿朱红色短衫,前胸和后背分别绣有八卦图案,肩扛两边上翘的金黄色云肩,两手臂有20公分长的护腕,下身为黄色宽松绸裤,小腿扎有尺把长的裹腿。女为一身豆绿色服装,头插粉红头饰,脚穿平底绣鞋,鞋的前端缀有彩色绒球。乐队服装为古铜色圆领道袍,脚踏黑色长靴,头扎古铜色方巾,头顶有一大红色绒球。

八卦鼓舞的音乐伴奏以管子、萧等为主奏乐器,笙、唢呐、鼓、钟、铙、钹、铛子、钗子、铃子、木鱼等为伴奏乐器。

栖霞深厚的文化根基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八卦鼓舞,表演形式独特,道教色彩浓厚,集文化、宗教、艺术于一身,在山东省众多民间舞蹈中绽放异彩。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八卦鼓舞已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成为栖霞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福山雷鼓整理者 揣志国

福山雷鼓是一种亦鼓亦舞的综合性民间舞蹈,大多在庙会和逢年过节时表演。因表演时鼓声如雷而得名。福山雷鼓历来以城北宋家疃为主,涉及周边十八个村,当地亦称“宋家疃雷鼓”。

福山雷鼓历史比较久远,具体起源难以考证。但它的产生与发展与福山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福山这一“福地”为其提供了肥水沃土。当年鼓手们每次参加雷鼓表演都是自愿,大家都是同村或乡邻,没有人讲究报酬,只是农历四月十八日“太平顶山会”这天,村里的“会”上(一种村民组织)才发给每个鼓手15个铜子,算是一顿饭钱。几十斤重的大鼓背在身上,不但要边舞边打边走,而且手臂和步伐还要不断变换招式和花样,其辛劳可想而知。但鼓手们乐于参加,图的是一份洒脱和愉悦。

击鼓表演时鼓手站成两列,大鼓12面,多则不限。表演者胸前挎鼓,右手握槌,槌尾系红色鼓穗。队前是指挥,一声鼓令,击鼓者便手挥鼓槌,时而打鼓面,时而击鼓帮,鼓声或低沉,或清脆,对比强烈,节奏和缓,气势宏大,动作粗犷威武。有节奏地击打鼓面,发出隆隆响声,是谓“雷”;红绸飞舞时,使观者连连后退,是谓“闪”。表演者脚步稳健,只前进不后退,尽现开路鼓的威风。

旧时,雷鼓队赶山会、庙会,队前有打旗帜之人,多由强壮男子担任。旗帜名曰“高兆”,“兆”长丈余,宽六尺,用上下条形红色彩缎制作,挂在一根高竹杆上。“高兆”后面是身挎大鼓的“鼓头”,“鼓头”只一人,多由经验丰富、技艺精湛者担当,后面分为两列,每列6人,共挎12面大鼓。每面鼓由两人轮换击打。福山雷鼓的鼓谱没有一定的规律,套路都是自创,用老艺人的讲法是“各村的响法不一样”。

凝聚着福山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福山雷鼓,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最能体现福山传统文化风貌和特色的文化精品。

篮子灯(牟平区)整理者 葛笑蕾

篮子灯舞是集音乐、舞蹈、民歌、说唱、美术、民间打击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关于篮子灯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史前战争频繁、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玉皇大帝得知后,命王母娘娘带领七仙女到昆嵛山,化妆成挑着篮子的村姑,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为了感激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村民们从此效仿制作篮子灯。牟平篮子灯舞起源于清朝晚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岚东村一带,是胶东地区最具民俗风情、极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之一。

篮子灯为长方形,犹如宫灯,骨架最初由玉米秸扎制而成,以后改为木条,外表装饰有吉祥喜庆图案的各色剪纸或绸布,底部十字形木架上固定有一个油灯,上方四角边缘各垂着璎珞,底座为拉花装饰。

篮子灯舞由22人组成,男2人,女20人。男2人分别饰演“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整个演出队伍的核心。女20人根据表演要求变化队型,步法近似秧歌走阵式,队伍造型有“蛇蜕皮”、“穿8字”、“双圈”、“五朵金花”、“剪子股”、“三圈”、“龙摆尾”等。灯歌为固定套曲,歌词随传统节日等内容填词演唱,配曲有紧、慢之分。伴奏主要有锣鼓和乐器两部分组成,舞蹈时由花盆鼓、小鼓打点,板胡、二胡、笛子、唢呐、铙钹等乐器伴奏。队型变换时,乐队伴奏停下,由一人打快板,一人说唱。一场篮子灯表演约30分钟。

篮子灯舞演员服装较为讲究,多以红衣绿裤为主,腰间束以红绿两色彩绸,头上带有一绢花装饰发卡,脚穿绣花鞋。表演时,表演者右手擎篮子灯,左手牵着扎在腰间的彩绸,篮子灯擎在胸前,在场地内排成一列。“玉皇大帝”站在队伍最前,左手高举扇灯,右手挥动拂尘,带领整支队伍出场。“王母娘娘”左手拿鞋灯,右手拿手绢,站在队伍最后。篮子灯舞的步法要求严格,步子小而轻,身板要灵活,篮子灯在胸前要平要稳。

篮子灯舞是一种广场舞蹈艺术,舞姿优美,隆重高雅。它是在特定地区由民间传说演变而成的,反映了区域文化传承的特点和风格,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风俗民情,具有重要的研究利用价值。

栖霞穿花舞整理者李朝莉

“穿花舞”又名“戏灯穿花”,流传于胶东半岛腹地栖霞臧家庄镇泊子村一带,是手持花灯扮演各种戏曲人物的集音乐、戏曲、舞蹈、民歌等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栖霞的“戏灯穿花”由当地“民间小戏”(也叫“草台戏”)发展而来。“戏灯穿花”产生于元朝,发展于明清,清末民初兴盛于泊子村,并辐射到周围十多个村庄。在泊子村,男女老少都玩“灯”,家家户户都会跳“灯”。

“戏灯穿花”一般由24人组成,男女各12人,主要有“头灯”一人,是演出的核心;另有身着不同戏装的男女“灯花儿”各数十名。“戏灯穿花”是“草台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演出时,一般可分为“开台”和“收台”两种形式。“开台”即为戏班班主在临开演之前,带领已经化好妆的全体演员,手持插满簇花的“烛灯”在台前广场处跑“戏灯穿花”,跑完“戏灯穿花”后,将“灯”悬挂于舞台四周的木柱上或布置在舞台的台口前,然后演出正式开始。“收台”是指戏剧演出结束后,大部分观众仍意犹未尽,于是戏班班主带领参加演出的演员们穿着演出服装,到当地村庄内再跑“戏灯穿花”,并唱“灯戏”送上美好的祝福。

“戏灯穿花”的道具主要有花盆、蜡烛、簇花。花盆是由木条制成方形,上大下小,再粘糊彩绘,灯后固定木条,以便手握。蜡烛固定在花盆底部的十字形木架上。簇花由人工扎制而成,主要有迎春花、荷花、牡丹、菊花、百合花、月季等。

“戏灯穿花”的步法要求步子小而轻,使花盆平稳,花儿颤动,而烛火不灭。队形变化主要有“剪子股”、“八字”、“四门斗”、“龙摆尾”、“双菱花”、“蛇蜕皮”等。舞蹈时,花盆随舞蹈者起起伏伏,进进出出。舞者的扮相、动作、表情各不相同,县官的狡猾与滑稽,村姑的纯真无暇……各色人物在这一小小舞台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的剧目有《打渔杀家》、《武家坡》、《锯大缸》等。

歌唱部分为“十二月对花”,又称“灯歌”,在舞蹈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一个“股节”,舞者随着激越的鼓点分男女排成两行,在琐呐、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下,一男一女成对扭着、跳着出现在中间,对唱“十二月歌”。对唱是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歌词风趣而富有哲理。每个月都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儿,回答时也恰如其分地说出一个与花儿有关的典故或传说。如:问“正月里是什么花人人所爱?什么人手扯手走下山来?”答“正月里是迎春花人人所爱,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问“二月里是什么花披头先老?什么人背书箱定下乾坤?”答“二月里是老公子花披头先老,孔夫子背书箱定下乾坤。”问“三月里是什么花满园所红?什么人在桃园结拜弟兄?”答“三月里是桃花满园所红,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弟兄”……《十二月对花》的伴奏采用小民乐队组成,乐器有竹笛、笙、二胡、木鱼等。

“戏灯穿花”流传至今,仍保持着古代戏曲的胎记,它为我们研究明清时代“民间小戏”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据,也填补了我省“民间小戏”中“跑戏灯”的空白。

“戏灯穿花”以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着古代民间戏曲文化的胎记,在苹果之乡的沃土中繁衍生息。她虽然原始,却如刚采撷的清香带露的山花,沁人心脾;虽然粗犷野性,却以其天然的纯真,依然活跃于胶东屋脊的秀美大地上。

只楚庙鼓整理者 谭 熠

清光绪年间,烟台只楚南上坊村以邹姓为主,村里人邹房参在烟台海关任要职。1880年,南上坊村会通过邹房参联系到德国驻烟台盎斯商会,并由该商会出资从福建买到16面庙鼓,经海上运抵烟台海关。随庙鼓而来的还有鼓谱及动作图解,只是缺少鼓槌。村中年轻人急不可耐,当晚便跑到夹河上游珠岩河边偷割了柳树,用大锅将柳木煮熟晒干后,送烟台旋木铺刻了8支龙头鼓槌。随后村里组成了庙鼓表演队,每逢节庆便击鼓表演,在当地引起了很大轰动,也给百姓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只楚庙鼓全重约10公斤,鼓身厚33公分,直径60公分,用楸木或桑木制成。鼓皮用料讲究,需用三年生北方黄牛皮精制而成。上下两层鼓皮的边缘镶嵌约108枚六角形铁制鼓钉,显得厚重饱满。鼓身两侧有铁制圆形扣环和八角形护铁组成的鼓环各一只,用来固定背带。鼓心内置鼓簧,击打或行走时便会发出略带沉闷的鸣响。庙鼓鼓槌是中国鼓中少见的“龙头鼓槌”,十分精致,全长60公分左右。表演者将鼓斜挎于肩臂,鼓面向上,头裹白头巾,身穿黑色盘扣对襟白上衣,下身白色大裆裤,脚穿圆口黑布鞋,很是威风。表演时以单槌击鼓,龙头鼓槌有节奏地起落敲击,鼓穗随着庙鼓低沉有力的响声上下飞舞,给人以神圣威武的感觉。只楚庙鼓使用的鼓谱以福建会馆原始鼓谱为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鼓谱。

只楚庙鼓每年都有固定的表演时间。正月初一,庙鼓队便在村内和周边村沿街以“拉活报”的形式表演,随后秧歌、杂耍等也跟着一路表演,欢闹声响彻云霄。到了正月初九、三月三,只楚庙鼓必定助兴烟台毓璜顶庙会,一路上走走打打,农闲的人们随后行进,越走人越多。到达庙会场地,庙鼓手们便舞动槌穗,击鼓开场,边甩边打,将人们围拢成大圆圈。表演正式开始,先走圆场,再走“剪子股”队形,击鼓震天如雷声,槌穗飞舞如闪电,节奏抑扬顿挫,表演威武强悍。二月初十,四处村民要到蓁山屯龙母庙给龙母过生日庆寿,一路上也是庙鼓开路,善男信女们跟随前行,在庙内举行仪式,以求龙母保佑风调雨顺,一方平安。四月十八日是福山盛大的太平顶山会,“只楚庙鼓”、“世回尧抬阁”和“西南村高跷”这“三大霸主”早早地占据场子,由庙鼓先开场聚拢人气,而后各类表演依次上场,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只楚庙鼓除了在庙会、节庆期间大显身手外,还有一“神奇”之能。每逢大旱时节,村里便组织到东山蛇母顶或是金夼顶求雨,庙鼓在前面隆隆开道,人们头顶簸箕或笸箩箱排成长队跟随而行,来到山上随着庙鼓边打边舞,还纷纷跪地乞求龙王降雨,很是灵验。(壮观)

只楚庙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和发展烟台民俗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有着重要的价值。

芝罘咯鞭整理者谭 熠

“芝罘咯鞭”已在烟台芝罘岛大疃村流传了二百余年。据历代老艺人口头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位京城艺人路过此地,没了盘缠,便与当地“耍会”会首协商,以传艺的方式换取回京盘缠,于是当地便留下了盛行于民间及宫廷的民间艺术表演“走会”中的“霸王鞭”、“四大景”等。而“霸王鞭”在历史的演变中植根本土,逐渐形成了具有烟台地域表演风格的“芝罘咯鞭”。

芝罘咯鞭的表演形式亦歌亦舞,吹鼓乐伴奏,为三段体结构:出场、中段和收场。出场、收场由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堂鼓演奏的打击乐“四击头”、“冲头”、“急急风”伴奏,中段由二胡、三弦、笙、笛子、碰铃演奏的民间小调乐曲伴奏并演唱唱词,同时表演舞蹈场子(即舞蹈组合队型)。芝罘咯鞭原有《三国五更》和《列国五更》两首唱词,《列国五更》早已失传,《三国五更》流传至今。唱词的基本内容是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为主线,描述了赤壁之战等故事。芝罘咯鞭的舞蹈场子丰富多样,有“四门斗”、“背脊梁”、“大调角”、“双扭翅”、“倒推磨”、“长趟”、“扭翅”、“杀四门”、“剪子股”、“十字架”等等。演唱《三国五更》的十段唱词时,表演十个舞蹈场子,场子变化复杂,图案古朴讲究,可反复表演。

芝罘咯鞭的表演者均为15岁男童,以武生扮相,四人一组,可组成若干组。头鞭、三鞭以粉色长方巾裹头,二鞭、四鞭以黄色长方巾裹头,于脑后打结,额前插两枚粉色绒球。身穿改良后的黑色镶白边的戏曲兵衣及彩裤,腰束黑色腰箍。一根20米长的红绦子,围绕上身在胸前结打出一个菱角形图案,围腰束紧,长穗垂于两腿之间约80厘米。脚穿黑色软底靴。表演时以“咯腰鞭”、“咯手鞭”、“咯肩鞭”、“咯地鞭”、“咯脚鞭射燕跳”等动作,组成两个舞蹈组合。舞者右手拿鞭,在手掌、手背、肩、腰、脚身体各部位及空中地面挥舞击打,脚踏弓箭步,随鞭左右移动重心。以“咯脚鞭射燕跳”动作连接变换舞蹈场子,节奏起伏,强弱顿挫,队形变化错落有致,动作表演整齐划一。舞鞭时,柔中带刚,威武灵巧;击鞭时,铿锵有力,矫健潇洒。

芝罘岛乡民素有“耍正月,闹二月”的民间习俗。头年腊月先由会首组织一部分民间艺人进行芝罘咯鞭及民间杂耍排练,谓之“搭班”,到春节正月初三开始“耍会”。首先到芝罘岛阳主庙祭祀,尔后再进城(烟台大庙)闹“社火”,耍“秧歌”。总之,从正月到二月“耍会”不断,走村串庄,边走边耍,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在各乡镇的民间艺术表演中,芝罘岛大疃村的芝罘咯鞭最引人瞩目,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蹦跳击打,鞭驱邪恶,祈求丰年,深受百姓欢迎。

芝罘咯鞭在二百余年的流传演变中,既保留了原生态的表演程式,也融入了当地海岛文化的元素,具有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群体推广性,为民间舞蹈理论研究以及舞蹈创作、教学、表演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丰富素材,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舞蹈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并好好地传承下去。